
本帖最后由 hc.silver_.. 于 2012-11-29 18:59 编辑
↓2012.11.28
嘛,又是大晚上的来。
在姬宅认识的人越来越多。
主要是有时候会去新宅GD一些有趣的家伙, 然后跟他们扯淡了一下,感觉略不错的加个好友,然后刮来院里。
或者翻翻从前在跳音里发过乐队推荐的帖子,回复一下什么的。
于是以上这两种行为里有成功勾搭的,也有勾搭失败的。
嘛,看到当初在院里曾经活跃过的人离开,转眼去了人气高的地方。
不知道该说啥子。
或许是略有点寂寞什么的吧。233
然后,会觉得是不是我的问题呢?
是不是,顾着新人忘了去巩固原来的关系呢?
是不是,顾着自己撸得顺手,撸得高兴就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呢?
其实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有时候太过张扬了。
太过自以为是了。
看了nekor在内务区的帖子,顺便也自问一下自己?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留在姬宅,为了什么留在青山,又为了什么而选择担任阴月厅的管理人?
或许比较实在的答案,应该就是我内心空虚吧。
按照三次元的观点来说,我的确是在偷懒。
我不想撸三次元。因为太寂寞因为没有可以一同进步一同向前的人。
三次元CP什么的完全就不是跟一开始定义的那么好的。
其实这个路,目标不同,追求不同的话,就不会是同路上的人。
即使兴趣相似,即使人生历程相似,但是想法不同,做法也不同的话怎么也是难以达到所谓的灵魂共体。
或许灵魂共体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做梦的傻话。
当初实在是愚蠢得可以。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愚蠢,才会是“我”。
噗。233扯远了操。(这个帖应该可以发涂书馆了。。。。目测。。)
回到正题。
刚才所说的答案,要是以其他的用语去装饰的话,就会变得漂亮,变得有意义。(嘛,其实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二次元用语)
当初我这号是在震后注册的,纯粹是为了资源,过了4个月,后来回到姬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个音乐区就点进去了。
后来的事认识我比较久的人或者是扯淡比较多的人大概会知道所以我就不重复了。
就简洁的自我作答好了。
留在姬宅是因为跳音,留在青山是因为企鹅,选择担任阴月厅子版主是因为对摇滚乐有喜好之情,还有对职位的虚荣心。
我不否认做个子板会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但是,这种虚荣也只有是在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范围内才有吧。
要是,让我去做其他的动漫版块管理,我是完全提不起劲。没意思,又不够燃。还不如自己在院里撸撸琐碎的完善院内建设的帖子。
基本上,我以前是不会去做什么管理方面的工作的,因为不擅长,而且性格实在是懦弱得要命,还有嫌麻烦,懒惰什么的。
到了青山之后,反倒是改变了哎。
噗。。。。
一切都是从音乐出发,最后落在了青山这里。
要是,青山哪一天被切了,我就不怎么回来了,就算回来也就无聊跑去跳音发发帖子召唤下旧友,或者倚老卖老的跑去新宅区跟一些不认识的人随便聊上一两句,就神隐了。
我所承认的,不是姬宅,而是青山。
技术宅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意义么,目前的技术宅的状况其实暗地里混久了还是能看得出是个什么状况的。
真心的说大神的很少出现啊,(这里所说的大神是三次元里=高手的定义)
今天找例子戳了新宅导向,发现有个技能考核的帖子。随便翻了几页,好多,真的超多的,积分都是2000以下,一看就知道都是无聊戳进来发发帖子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姬宅留不住技术宅,权限提高做任务不太可能留得住太多的真技术宅,留得住的【大部分】是技术普通或者更渣的类型,就像我这渣。233
其实,怎么说咧,留,不留这个其实还是挺随机的,看缘分的,即,当初新宅阶段没有认识到合得来的人,或者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没有认识到合得来的人或者找到适合呆的地方,那么就可能会流失掉这个技术宅的人才。
至于,要怎么留得住技术宅,这个我还真没怎么想过。因为没有在技术方面略牛逼的论坛里呆过。

本帖最后由 Hennessy_Los 于 2012-11-20 17:33 编辑
最近真正的发病变得越发严重了,导致了很多事情都做不来#6956!
这个月的第一篇帖子就这样诞生了~各位秋末游玩愉快,我想我还没到可以玩这个游戏的时候#7069!
下次吧,我想还有机会的~#7049!
[flash=257,37]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69133017/singlePlayer.swf[/flash]
如果我是真正的我,我可以挺过这段时间的,一定会....
[fold=【梦】]这是关于一个很久的梦
梦中的我牵着自己的弟弟,为了躲避贪图财货的亲戚
我把他们打得瘫倒在地,然后有气无力地逃跑着
我们逃到一间充满食客的快餐店里,快餐店跟平常一样人来人往充满炸物的油清香
警察已经赶到这里并开始搜寻把亲戚打倒的疑犯
弟弟惊恐地看着我,我朝他笑了笑
我说[我会没事的,你快躲到厕所里去吧。]。
黄昏的时候,弟弟躲在厕所的屏风后面
他目睹着我被戴上了手铐
我带着一副听天由命的的心态,感受铁质手铐带来的沉甸甸的质感
带上车之前,我无意向右看了一眼
亲戚们躲在那颗枯黄的榕树下咧嘴笑开了颜
天空下起美工刀一样锋利的长矛
我在躲避的时候被猎人的锋刃刺穿了胸膛
半夜一觉醒来,觉得体力瞬间被抽空,难受的倒在了床上[/fold]
[fold=【地狱边境】]玩LIMBO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那个小男孩,穿着T恤和短裤在里世界没命的奔跑
这片边境又黑又寂静,原始人朝他发起了攻击
看着这里轨迹颠倒,白又成了夜
青蛙贪吃柱子上的白色蘑菇
工厂没日没夜的操纵着机器嗞啦嗞啦的转
蜘蛛只剩头颅死在尖刺陷阱里
水漫上脚边的时候,慌张着赶快爬上木箱上
水位带着木箱爬上了最顶端,
专门吃食光虫子的燕子,还有不能左右的食脑的光虫子
姐姐就在那头
那片青葱的草地还有照落下来的人间的光
梯子已经被破坏掉了,把余生献给了唯一的亲人
边境的深处就是地狱
在现实已经没有了像姐姐一样的襁褓
于是我来到了有姐姐的地狱
虽然我很贪婪[/fold]
[fold=【我所不知道的我】]我是这么觉得的吧
已经差不多过了三分之一的寿命
讲后悔的话又不能时光倒流
可是真的很伤心
旷课一天的时候,我大清早跑到商业街吹风
街上的人面无表情甚至带着乏困在走动
附近的儿童公园,一目了然的旋转木马已经开始播放儿童歌曲机械转动
若我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是逃避,说是厌学,说是无心向学
随便你们好了,反正我是不会告诉你的
其实我仿签的技术还不赖的说
好在你只是说我先拿纸叫家长在上面签名然后再添加内容
最近坎儿好像很多啊
先是考试创了历史新低
两篇文章我怎么背也背不出来
然后还要顶着呵呵脸听别的老师骂我吃大锅饭
呵呵随便你们啦
我想过从今永远躲起来的
结果内心还不是想有别人认同自己一点东西
然后在里头挣扎也无法挣脱
我不明白那些嘲笑哭泣的人软弱的人是怎样的思想
有的人就算内心苦得如胆汁,也无法从眼泪上带出一点发泄
因为他们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像极一些感性快要没有理性的男人
他们或许一辈子只能存活在过去美好的回忆里了
现在我又想从此躲起来了
我已经习惯了充满谎言的生活里了
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出于同情
说起来还真的没有一年是没有说谎的呀~呵呵
你们这些人,看着美丽,心底妖艳
看着你们笑呵呵地说着没心没肺的谎话真想一刀砍死你们所有人
然后恶狠狠地指着你们骂NTMD这种老套的东西你也敢秀出来炫耀
当我的本性被别人侦查出来的时候我就去做跟本性截然相反的行为
我不能被你们欺负一辈子
好像有一部日本电视剧的台词是这么说的
[人的一生可以拥有无数的朋友
但是知己只需要一个两个就够了
有些人即使耗尽所有寿命
也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知己
果然真是讽刺啊
有些东西没有拥有过的总比拥有无数的人更清楚它的价值
或许很久以前也有在我心里照耀的光
抚摸起来是那样的暖心
现在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或许跑去哪里玩去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家伙总是连声招呼都不打
趁秋末搞活动发了这种很无聊的帖子看来我真的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会儿了
祝安好
[/fold]
Yours sincerely
Hennessy.Los
12 November 2012

【原文】
「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於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悋;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於诸荣辱,心无忧喜;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於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於彼乐。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於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
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说无碍。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观於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
观於无我,而诲人不倦;观於寂灭,而不永寂灭;
观於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观於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观於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观於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译文】
「有一种有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应当修学。什么是尽?有尽是有为法。什么是无尽?无尽是无为法。菩萨要在行法时不放弃有为法,也不住著在无为法上。」
「什么是不尽有为?不离大慈之心,不舍大悲之情。
时刻不忘深发佛的一切智心,教化迷情众生,终不厌惓。
常念四摄法,随顺摄受各类众生,不惜身躯性命以护持正法。
种植种种善根而不知疲厌,志愿经常安住于有为方便种种法门中,回向一切众生。
上求佛法务求彻底,为众生说法毫无保留。
因为勤供三世诸佛,所以出入生死而无所畏。
于荣誉不以为喜,于羞辱不以为忧。
不轻未学之人,敬之有如敬佛。
对那些堕烦恼网的人,令他们发正念以灭除烦恼。
乐于远离妄想邪见,不以能乐于远离为贵。
不执着自己的乐,能庆贺他人所得之乐。
不乐住禅定中禅悦之味,视禅悦之味如在地狱。
不畏惧出入生死,视生死之事如游园观。
见来有学之人,视之如自己的善师。
立心舍离既得所有,务求佛的一切智慧。
见有毁戒之人,生起救护之心。
以六波罗蜜法,为一切功德之父母。
以三十七助道品之法,为修行之眷属。
发信实行培植种种善根,永远无有止境。
以诸佛国的严净国土之事,作为自己修行的标准,成就自己的佛土。
财施法施,净相具足,施心无限,大施无碍。
灭除一切恶业,身口意三业清净。
于无数劫生死之中,意业清净而有大勇。
闻佛无量功德,矢志大道不移。
挥起智慧剑,杀尽烦恼贼。
超出五阴十八界十二入,荷负苦海众生,使他们永得解脱。
以精进不懈的精神摧伏菩提路上的魔军。
常求不动心念见如来实相的智慧行。
于欲界**无**诸世间法,少欲知足。
于超越三界打破时空之出世间法,求之无厌而不舍世间法。
不坏行住坐卧四威仪法,而能入流随俗。
随众生希望心起神通智慧,以此引导众生。
得众念增长而成总持,持念持法,所闻不忘。
善分别众生根智,随缘断除众生疑惑。
知众生根智,知时知机,乐说法义,辩才无碍。
持行十善净业道,享受天人福田。
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入四梵室,开启梵天道。
现身为梵天王,劝请诸佛说法,得以弘扬正教,随喜赞颂善法。
得佛的圆妙音声,善护身口意三业。
得佛的殊胜威仪,深心修学善法,修行功德逐日转胜。
依于大乘教,修成菩萨僧。
无有放逸之心,不失众善之根本。
照此法修行,就叫做菩萨不尽有为。」
「什么是不住无为?
修学空观,常处于恬静状态,不为世间欲望所动,但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立无相之相,无作亦非无相,因此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修学无起,六识不起,却非一切无起,因此不以无起为证。
修无常观而不离无常,不厌善本。
观世间苦而不厌恶生死,不离生死。
观人无我和法无我而常诲人不倦。
观心行寂灭而不是一切永灭。不取永灭。
观远离二边而修身心善法。
观一切法无所归而趣向一切善法。
观诸法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济度群生。
观无漏智慧而不断有漏诸法。
观心不动的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有情众生。
观诸法空无而不舍大悲之心。
观修行正法位而不随于小乘之法。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不以福德、禅定、智慧为虚假而不精勤修行。
照此法门修行,就叫做菩萨不住无为。」
「再说:
因为要具有福德,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具有智慧,所以不尽有为。
因为要以大慈悲心入生死,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完满本愿,不计挤苦,所以不尽有为。
因为要采集法药,不离艰险,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随众生病而授药,所以不尽有为。
因为要知众生病苦,所以不住无为。
因为要灭除众生病苦,所以不尽有为。
所有的正觉的大士、菩萨,都修习这个法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这就叫做尽无尽解脱法门。你们应当修学。」

在我眼中,作家的形象集圣人、病人和罪人三者于一身,仿佛《圣经》传说里的“六翼天使”。距离上帝最近,在九级天使中地位最高,却往往被视为魔鬼撒旦,代表着堕落和邪恶。《旧约·以赛亚书》如此描述它的形象:“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个翅膀: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在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先知》里,六翼天使不仅赐予诗人“一双先知的明瞳”,而且“装上那智慧之蛇的舌头”,更把“一颗燃烧着火焰的赤炭”放进了诗人敞开的胸膛。
当人们满怀敬仰之心阅读但丁的《神曲》、拉伯雷的《巨人传》、弥尔顿的《失乐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卡夫卡的《审判》时,是否想过这些大师生前的境遇?等待他们的或许是流放、逃亡、口诛笔伐和粗暴的体罚,有些人的命运更为悲惨,还要忍受失明的困扰、癫痫的痛苦和肺病的折磨,他们俨然成了一个个罪人和病人。这样的名单其实可以一直开列下去,作家的另一个身份还可能是酒鬼(例如爱伦·坡和马尔科姆·劳里)、瘾君子(例如波德莱尔和特拉克尔)、哮喘病人(例如普鲁斯特)、同性恋者(例如王尔德和纪德)、精神病患者(例如荷尔德林和奈瓦尔)、艾滋病患者(例如普伊格)、小偷(例如让·热内)、杀人犯(例如弗朗索瓦·维庸)、汉奸(例如周作人和胡兰成)。无数个作家选择了自杀,例如策兰、茨维塔耶娃、海明威、普拉斯、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朱湘、海子、昌耀…
说起敬仰。为何人们执着于作者本身,那是因为人们认为值得自己敬仰的,不是文章而是精神。而能拥有精神的也只能是人,而不是文章。
人终究是人。你相信文如其人吗?人会说谎掩饰放弃,文呢?
读者该拥有的是什么?珍惜其精髓而不唏嘘其苍白流庸?守卫抑或宽容?
没有谁是无辜的。
有情皆孽,无人不苦。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cofelink 于 2013-7-19 09:58 编辑
甚没钱 发表于 2013-7-18 21:46作家的身份呢……
identity这种东西难道不是外界加在人身上的吗
@cofelink 咖啡你怎么看呢? ...
没有哪个立场是无辜的。
======================
另外,也总觉得所谓的人们的敬仰之情,包含着盲从、崇拜权威和误解误读。建立在真正理解上的敬仰,要与之区分。
身份,确实是外人所加的,但如今与其叫身份,不如叫标签更合适。因为标签是被贴上去的。
过去有很多世界观中的对人物的识别被标签所符号化,现在也有,未来还会有,但人本身是一段生命,可终结的,除了标签之外还有很多我们所熟悉或者我们所不知的东西,而标签所代表的往往只是某些事件,人的某个阶段的意识,标签无法代表全部。
想起来是哪个文,说一个有气魄的大人物病终临死前的怕死,让该文作者唏嘘感叹。时至今日我只觉得有什么好唏嘘。一条河昨天是清水,今天是污水,明天枯死,就是客观事物都这么易变,何况人呢?与其唏嘘,不如珍惜它曾经的好,以及他们所留下的精髓。
作家的另外的身份,首先还包括了是谁的儿子或者女儿。也可能成为谁的父母,谁的兄弟姐妹,谁的学生,谁的老师。而无论任何一个人都也必然包含一两个让人唏嘘的负面身份或者标签,就好比不想要“夭折”或“英年早逝”的标签就必然迎来“衰老”。当我说没有哪个立场是无辜的,是因为一个作家——一个把灵魂碎片存储为文字的人,无论他主观意愿如何,他都是“诚实”的。他们首先是生命,人,然后才有资格承受那些病痛折磨,当他们写下什么,他们不是为了写下它们而付出代价,就是即将为写下它们而付出代价。当我们以为我们阅读了他们所写的一切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读到他们,也并没有真正能碰触他们,我们很可能只是阅读了书商的推荐广告里所表达的那一小部分内容。若说真正的碰触,也只有我们自身遭遇了同样的或者类似的状态,再在一个病人或是罪人的语境中去感受他们,或许才能理解一二。在这之前,标签也只是字面上的意义,所谓罪人,病人,也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查看全文]

圈子无处不在。有些人穷尽一生,只为挤进某个圈子,有些人以为自己在圈里,其实却已经被排出圈外。好不容易挤进一个圈子,却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圈子。半个多世纪前,剑桥大学教授C.S.刘易斯对当时的大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直到今日,它仍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所谓意义……是被理解之物。
我们没办法定义何谓意义。没有理解,不可能有意义。但是理解本身并不是意义,而是被理解之物,这样的说法也会招来误解。因为这种说法会给人一种印象,仿佛意义指的就是受到理解的对象物。不过这是错的。意义并不是物。意义是抽象的,而且并非个别的。换言之,询问或者的意义,完全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因为活着,才会感到不安。以某种意义来说,我的生命可以理解为不安的具体存在。因为我透过不安这件事,自觉到自己活着。
但是这有错误,在正常的世界,存在,活着,和死亡并不是同一种概念。
如果存在,但是以尸体的形式,那么不可以称为活着,但是如果从这个区域消失不会再回来的话,那么就可以等同于死亡。
对存在没有自觉地存在者会感到不安。
崩塌的世界观。
今天上课,听到一个同学在说,一些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
那么,即便如此,就只是生存的形式不同。
那么尸体也是【活着】的
按照这个理论,那么以往评判死亡的方式就变得不同了。
那么【死亡】这个命题的结论应该是
【不存在】。
但是世界是守恒的,那么,这种不存在应该是怎样意义上的不存在?
在这个区域不存咋那么就一定在别的区域存在着。
那么【活着】是指在一个区域中存在着的情况。
而【死亡】是指在一个区域中不存在的情况。
那么,尸体=活着的人?
这个命题显然是有问题的,
那么加上一个限定条件。
【活着】是在一定区域中某一种形式的存在。
【死亡】是在某一区域中以某一形式的不存在。
所以【尸体】对于【人】这个命题来说是【死亡】的
但是对于【尸体】这个命题来说是【活着】的
只要两者条件有一不符就是【死亡】
但是即便如此,【活着的意义】这个命题依然无法得到解答。
【活着】本身就是已经被赋予了定义的:在某一区域中某一形式的存在
那么这种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么?
即【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
这样显然解释不了。
所以我依旧迷惘着。
【活着的意义】只是活着本身。
那么【活着的意义】是 【没有意义】
上文说,意义是被理解之物。但是不是被理解的物体本身。
这样说也许很难懂。
应该是,物是存在的。但是人作为一个存在是不能够完全客观的认知存在的。
所以【意义】是【人理解到的物】,被人理解的【物】本身。
那么【活着的意义】就是【人理解到的(活着)】
但是作为【活着】这种状态的人,要怎样理解【活着】呢?
如果用科学来计量那么就是诸如呼吸心跳生物电一类的东西,
那么所谓的【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对【活着】这个概念的具体表现。
那么就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个体,
在这个区域中被其他相同状态的个体感受到的【存在】就是【活着的意义】
那么在人的身上就可以将【活着的意义】等同于在某一区域中的同类间【活着的存在感】
看来【意义】这种东西是绝对不可以深究下去的。
因为推导到最后发现结论依旧是
【活着的意义】是没有【意义】
该贴已经同步到 morphine的微博
时间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尺,对于活着与死亡,他们只是不同的时间中存在的不同状态,每一种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PP中提到“存在即正义”,如果硬要钻牛角尖去探寻事物的本质的话想对我们而言是没有意义,反而会觉得任何事物都是无意义的。
我认为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事物就不要去探寻了,我们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就像猿猴不能理解自己的本能一样的。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