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IO哒 于 2013-7-8 22:00 编辑
"一起来指弹"木吉他指弹独奏入门 第零话前言在《梓喵的节奏吉他教室》系列教学时,就有不少朋友提出想要学习指弹技术。想必不少人都是冲着指弹入吉他坑的。笔者当初也是迷恋于独奏吉他阳光般的音色,最终开始了指弹的不归路[查看全文]如今前面的教学讲完,弹唱技巧也没有更深入,也是时候开新的指弹系列了。
《梓喵的节奏吉他教室》中采用虚拟梓喵进行授课的方式,虽然相比传统教程较为有趣,效果也还不错。但对于制作者的本人来说,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很多时候也似乎有趣不起来。个人觉得教学这种东西还是着重于内容比较好,于是归于传统。望大家谅解。
本章作为第零话,也如同上个系列的第零话一样,主要进行授课前的普及,主要面向对指弹完全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初心者,也为之后的学习做下准备。希望大家不懂的就随便看下,已经懂了的朋友也请多多包涵,谢谢了。
那么,开始正题吧。
(一)什么是指弹?
1、指弹,英文为fingerstyle,也称指弹风格,是一种吉他独奏的风格。要下一个比较标准的定义是比较难的。这里就是讲一下指弹大致的特点,相信随着大家的学习,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指弹,首先主要指独奏。这正好与传统的弹唱奏法相对。在我国,吉他属于一种比较通俗的乐器,而给人的印象,一般也是用于边弹边唱,即以伴奏为主,偶尔有些独奏的段子,也只是点缀,用在弹唱的前奏、间奏或者尾奏之中。而指弹,则与弹唱不同,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用木吉他唱歌。既有旋律又有伴奏。这样一来,难度则高出许多。当然有些优秀的吉他手,能够将指弹的技巧运用于弹唱之中,让自己的演唱更有表现力。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关于指弹,这里还推荐几个指弹明星,大家可以去找他们的作品,来做最直观的了解。
一、Tommy Emmanuel
演奏生涯四十余载,将吉他玩到炉火纯青的老头,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
只需要网上搜索他的几段视频,就可以了解他的技术,无需多言。
个人觉得如此神技实在学不来,或许我们只要欣赏他的表演就好了。
二、押尾光太郎
来自邻国的指弹明星,也是最受国内追捧的指弹高手之一。其独特的押尾技法是指弹爱好者之间竞相学习的炫技。
他的一些热烈的曲子可以说是对现代派指弹的极佳诠释,虽然个人觉得有些过于吵闹,不过绝对够high。
当然他也有一些治愈系的小曲儿,一如既往的日式柔情,值得一听。
三、depapepe
同样是日本的知名双吉他的组合,听他们的弹奏绝对是享受。
一把吉他技术再怎么好,总是有些单薄,但是两把吉他就不同了。加上充满阳光与治愈的曲风,绝对是如沐春风啊
听过之后总觉得多人演奏同样的指弹有些⑨。
四、武士桑
在niconico活跃的指弹达人,虽然不及上面的名头响不过也算是草根明星吧,其地位跟触手猴差不多吧。
演奏的曲目以ACG为主,其技术也非常好,可以说非常对宅民的胃口哦。
你说肿么都是日本人,哎呀个人偏好。欧美我也不熟,想知道的话,下面的提到的《指弹吉他完整教程》有不少国际大师的介绍,具体可以在那看。
听了以上各位大师和高手的弹奏,各位是不是也想成为指弹高手呢,就请大家努力吧。
(二)用什么吉他
指弹所使用的的吉他,主要是木吉他,即我们常说的民谣吉他(关于民谣吉他这个名字,个人不是很喜欢,因为有点片面,于是下文皆用木吉他一词),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古典吉他,因为木吉他的音色更为柔美,本身也是为独奏而生,很适合指弹。用电吉他的似乎没有,由于我对电吉他不是很了解我也不是太懂。总之假如玩电吉他的你想要学指弹,那么还是应该买一个木吉他的。
那么,到底是木吉他还是古典吉他呢,我认为指弹主要还是用木吉他比较好。以为现代的指弹用到一些特殊的技巧,还是木吉他才能玩得出来。况且古典琴较难上手,对于自学者来说还是木吉他更合适。当然等技术扎实之后,尝试下古典琴也是不错的,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古典吉他的音色,也是钢弦琴所不具备的。
我们知道,古典吉他主要就是进行古典曲目的演奏,那么,古典吉他的独奏是不是就是指弹呢?可以说指弹的技术源头就是古典吉他。而一些曲目假如演奏起来估计二者差别不会太大。但是指弹之所以是指弹,成为现代一种流行的流派,自然有其不同之处。现在指弹用到的一些,比如一些敲打,一些贝斯的slap等技法,一些从弗拉明戈吉他里面学过来的技法等等。这些都和古典吉他传统的演奏风格差别较大。更不用说古典吉他的曲目多限于古典曲,而指弹可以各种风格的音乐通吃。总之,假如你古典吉他学得不错,那么你学习指弹就有很好的底子,但是之后还有不少新的技法需要你去学习。
另外,我们学习指弹所用的琴,应该尽可能地好一些。1000元左右的品牌面单吉他较为合适,最低也不应该低于400(网价),而且一定要看牌子。国内吉他市场极端混乱,不少小牌子喜欢吹嘘自己的品质,又喜欢用花哨的外表和低廉的价格来欺骗初学者,所以网上二三百元的什么初学者套餐最好还是不要购买,因为指弹比弹唱要困难的得多(当然也不是弹唱就随意了),一把质量不好的琴可能会成为阻碍你进步,消磨你热情的罪魁祸首。所以你真心想要学好的话,请攒钱买一把好些的吉他吧。
(三)推荐教材
指弹在国外虽不算历史悠久,倒也发展了有一定念头。而在国内,虽然迅速蹿红,学习者众多,大有夺得半壁江山之势,但仍然属于新兴事物。以至于很多指弹爱好者在演奏时,被不明真相的观众催促"怎么还不唱",搞得每每谈及此事,爱好者们总是气不打一处来。而在教材方面,自然也是传统的弹唱类占据大半的市场,专门教授指弹的书籍或者曲谱,并不很多(曲谱倒无所谓,网上倒是很大哦)。很多时候仅仅是顺带一提。不过教材不在多,关键在于精。只要能够吃透一两本,也并不需要。
下面就来推荐两本,可能大家都有了。希望大家都买实体书。电子版就不提供了,支持正版是一回事,主要是练琴、查阅、表演的时候,有实体本在们面前,总方便许多。两本网上买的话,大概50左右,也不算贵。
一是卢家宏的《指弹吉他完整教程》,这个可以算是国内指弹学习者的圣经了,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一本。虽然个人觉得这本书对于自学者来说不够细,但仍然值得去使用。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完整,关于指弹从入门到进阶非常详细的练习。还涉及不少独特的曲风,比如爵士、蓝调等等,绝对是非常新鲜的体验。缺点大概是限于篇幅,惜字如金,详而不实,而且坡度有些大,从前面练到后面,有种练不起来的感觉。而且整本书虽然都是练习,但大多是不完整的段子,完整的曲子太少。于是抱着这本书学几个月,能拿的出手的曲目不算多。
看这本书,还要多看附送的视频,从不言中学习。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额外的补充,个人较为推荐这本《木吉他独奏教程:指弹篇》
这本书作为上书的补充,实在很合适。这本书虽然也是教程,但是主要还是曲谱。虽然曲目略冷(ACG什么的就别想了,流行曲也很少),但也蛮好听的,而且难度分布比较合理,既有入门的也有进阶的,曲目众多,且整体不会太难,基本不会用到敲打。非常适合初学者去练习。
另外关于这本书的兄弟匹克篇,似乎已经绝版,无缘一见。所以各位也就不用在意了。
关于指弹教学的其他好书肯定还有,只是笔者没有这个能力去一一鉴别了,大家如有什么推荐也可以说出来。
(四)其他的小问题
最后,笔者想要补充一点小问题,算是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吧。
一、指弹只用手指弹
虽然指弹大多数都用的手指,所以叫做fingerstyle也算名副其实。但是偶尔我们也会用到一些小道具。真正的吉他大师应该是不拘一格的。
最常见的就是拨片。拨片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一些特殊的表现还是用到拨片最后,所以千万不要说出指弹不用拨片这种贻笑大方的话哦。
还有一种叫做指套的东西,具体就是套在手指上,也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演奏乡村风格时候可是利器。
这些在《指弹完整教程》里面都有偏重练习,本人虽然不常用,还是希望各位没有的话可以去买齐,做到有备无患。
二、指弹比弹唱更高级
每每在吉他的讨论区,弹唱和指弹的党争就么有止息过。通常是某某指弹爱好者的演奏被低估所引发的愤懑和优越心理。也有指弹人士有意无意提及对弹唱的不屑。另一方面,由于指弹难度大,所以存在弹唱学习者学了几个月弹唱流行歌有模有样,指弹学习者还在弹小星星的情况,这就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诚然,指弹客观上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更高,而弹唱由于是弹是为唱服务,所以有时候作为辅助总是要轻松一些。但是弹唱并不是也是轻松能掌握,人家也有需要面对的难点,也是通过苦练得来的。弹唱的技术,对于学习指弹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补充。而且人家弹唱自得其乐,你去鄙视人家,又大大不是了。至于那些误解,也不需太在意,总有一天,你会证明自己的。
总之,指弹学习者,一方面要戒骄戒躁。既然选择了这么一个方面,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能坚持,否则真的可以提前放弃了。另一方面,要虚心学习,放下所谓的门派偏见,无论是弹唱指弹,古典电吉,只要能有助于自己的技巧,都应该学习。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话,虽然没什么实际内容,写了也不少。希望没有浪费各位的时间。
下次就正式开课了,再见。
【汇总链接】
本帖最后由 冬天喝漉漉In_db 于 2013-8-2 03:00 编辑
前言:
楼主属性:吃货大透明!QAQ!
起初因为觉得“技术宅”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论坛-v- 而且与其他论坛相比,宅们实在是都太有爱了QAQ !!
于是楼主萌生了想要写一系列关于架子鼓的 对位兴趣者和初学向的向导文
因为楼主毕竟不是大触嘛(¬з¬)
只是一个接触架子鼓一些年的爱好者 所以可能不乏某些地方存在诟病 (T▽T)
欢迎大触指正(*°∀°)=3!!......
`84`
-------------------------------------------------------------------------------------------------------------------------
总目录:
第一弹 鼓棒的介绍与选购
第二弹 鼓棒材料型号优缺点简介 哑鼓的介绍与基本击打方式
第三弹 课时1~8(入门篇)
第四弹 架子鼓的选购技巧
第五弹 课时9~16(基础篇)
-------------------------------------------------------------------------------------------------------------------------
第一弹 鼓棒的介绍与选购
#1 鼓棒的品牌
在众多刚接触或想接触架子鼓的人来说 首先接触鼓棒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爱好者和初学者来说 架子鼓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在接触的初期 并不需要马上购买架子鼓 可以先选购鼓棒和哑鼓 培养兴趣与基本功(-v-强烈推荐)所以楼主也并没有在目录中把选购架子鼓放在靠前的位置
在初学者选购鼓棒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楼主当年就绕了很多弯路QAQ 所以这第一弹算是楼主多年血与泪的教训!
当然 以下原创来自楼主主观 Start!
----- # 1 vic firth#
作为鼓棒业中的中流砥柱 VF一直充当着这样一个 性价比高 做工优良 适用性全面 耐用度较高的角色 打一个形象一点的比方 VF就像耐克一样
作为普及性最广的三大鼓棒之首 Vic广受亲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它适合新手的特性 优良的避震保护新手的手腕 可能很多很多的鼓手的第一副鼓棒都是VF
大胆一点说 当一个初学者不知道怎么选择鼓棒的时候 那就选一副合手的VF就好了 所以在日后面对众多的鼓棒的时候 免不了都是以VF为一个标杆去衡量
就像相对音感的标杆一样 VF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缺点 普遍上乘的表现 所以楼主把它放心的放在第一个介绍!-v-!
推荐选购人群:任何鼓手 (尤其是兴趣爱好者 和初学者)
----- # 2 pro mark#
如果说VF像耐克一样普及的话 pro mark就像略显休闲高端的杰克琼斯 作为三大普及鼓棒 pm最得人称赞的是它的手感
它被无数人称赞为超越了VF的手感 但是其实在楼主看来 pm 和 VF 没有太过于明显的差异 与标杆 VF相比 pm的性价比略低 但是手感略好
总的来说也是一个很棒的品牌!-v-!对于用惯了VF的鼓手来说pm不会带来很突兀的手感变化
推荐选购人群:用习惯了VF的进阶鼓手
----- # 3 Vater#
作为鼓棒三大普及品牌中楼主放在最后一个提及 是因为和前两个相比 Vater的受众确实少了很多 如果说pm和VF非常相识的话
Vater带来的感觉就不那么一样了 它并没有pm那么广受好评的手感以及VF粉丝众多的口碑 但是Vater有另外两个品牌望尘莫及的优点:耐用性高
作为用料最好的鼓棒之一 Vater的用料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要好于VF和pm 耐用性在现在看来也是远远高于VF 虽然价格居高不下
可是一副Vater的鼓棒确实可以放心的使用很久!-v-
推荐购买人群:偏重型摇滚的鼓手 鼓棒损耗大的鼓手
----- # 4 ahead#
可能对于很多鼓手来说都不太熟悉ahead这个品牌 或是只存在于可能听过的阶段 楼主把它放在第四个来介绍
主观一点来说 ahead有着跨时代的大胆设计(内设避震器) 在快速演奏需要层次分明的重音换位的时候 ahead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 ahead的手感显得比较奇怪 一开始用会很不习惯 但是在习惯了以后会觉得ahead真的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v-!
但是也就与它的“绝对优势”一样 ahead又具有“绝对缺点”那就是ahead的避震设备 它使ahaed可以演奏出很棒的重金属音乐 保护了鼓手和鼓棒的同时 会对镲片造成较大伤害!!
推荐使用人群:追求高端手感的鼓手 重金属鼓手 收藏与鼓棒控
----- # 5 YAMAHA#
作为全球最大的录音设备提供商 YAMAHA的鼓棒其实并没有它的其他设备做的那么好 总体来说要低于前面提到的 VF pm Vater
所以楼主把YAMAHA排在略后一点的位置 总的来说如果实在不想选择以上三个品牌的话 YAMAHA也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如果要说 YAMAHA最大的缺点的话 就是它烂大街的仿品!!!一度多到仿品淹没正品的地步!!楼主曾经在挑选YAMAHA的路上崩溃了....QAQ!
推荐购买人群:YAMAHA忠实爱好者 收藏与鼓棒控
----- # 6 pearl#
作所周知的架子鼓提供商 珍珠 但是要说鼓棒的话 珍珠其实并没有给楼主留下太多印象 也有可能是受众太少的原因 pearl和YAMAHA的处境较为相似
所以楼主把pearl后面YAMAHA的后面 如果一定要说珍珠的有点的话 楼主觉得是pearl与YAMAHA相比仿品稍稍少点....QAQ当然与YAMAHA控相比珍珠控少的可怜
推荐选购人群:不推荐购买 收藏与鼓棒控
----- # 7 DW#
在架子鼓提供商方面DW站在世界首列 但是在固邦方面 楼主感觉DW和pm VF Vater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但是依靠DW架子鼓的优良口碑 DW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忠实用户 总的来说是一个一流的供应商 但是普及度远低于以上鼓棒 楼主对DW鼓棒知道的较少 其他的就不妄加评价了
推荐选购人群:DW控(QAQ!)
----- # 8 Zildjian#
世界上最好的镲片供应商 知音 在鼓棒供应上楼主觉得是它的败笔=-= 虽然口碑一直不错 但是楼主觉得Zildjian的鼓棒真的表现平平
推荐购买人群:不推荐购买
----- # 9 汉牌#
就如它的名字一样 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 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良心品牌 一流做工 超高性价比 国产中的精品!
如果说VF是耐克的话 汉牌就像李宁一样 是一个真正非常棒的中国品牌(骄傲) 在楼主看来 汉牌就是中国的VF 他拥有的品质与VF非常相识
可以说VF的有点 汉牌都不同程度的继承了 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如果硬要说的话 可能名头没有VF响亮而已 但是特点是超高性价比!
推荐选购人群:初学者
----- # 10 Playwood MAXbeat#
一个来自日本的品牌 在中国的普及率接近垫底 口碑也不好 性价比低 价格高 这些都是它的缺点 但是这个鼓棒有个最大的亮点
这是一个几乎专门服务于日式摇滚的品牌 非常适合演奏日式风格摇滚 ACG歌曲 特点是坚硬耐用 灵活演奏速度快
而它价格居高的原因也是因为它选用了鼓棒行业几乎最耐用的材料:日本高山白橡木 只在日本出产的这种橡木可以说是橡木鼓棒中最好的品质
但是橡木品质的鼓棒只有在7A型号的鼓棒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 所以强烈推荐该品牌的7A型号-v-!
推荐选购人群:ACG技术宅(速度宅) 使用7A型号的鼓手
-------------------------------------------------------------------------------------------------------------------------
#33t
因为楼主也是第一次写归纳贴 所以也可能有漏写错写的问题 QAQ 如果不小心误导新人的话~楼主先倒个歉!!!!
`6`
当然啦 如果宅们可以从这篇勉强谈得上“教材”的东西里得到哪怕一点点收益和帮助~楼主就觉得很开心啦~!
`22`
Jya Madane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某某是个好名纸 于 2013-2-17 11:27 编辑
不知道坛子中有木有想学长笛的宅~+236+(求回帖……木有回帖不杏狐 ~ 球认识,木有认识不杏狐 ~ #21x)
而且发现介绍经验的果断很少很少~
于是窝果断飘过来露露拙见了otl←觉得窝写的不好请冲我扔红票票,觉得窝写的好的请给还是个NG的小新银点糖吃吧233+286+
因为太多了请允许我从最基础的长笛类型和保养来讲讲。
——————————————————————窝是岚厕所分割线————————————————————
长笛价位各不同,从材质上有:
镍银合金银笛头、
笛身笛尾16金笛头、
笛身笛尾纯银材质42纯金材质(奢侈品)
键是黄金、其余是银白铜、
黄铜等铜类材质
这几种怎么说呢,如果是初学者and只是兴趣的话建议第一种和最后一种优先,因为价格便宜,一般一千左右就能下来,而且基本的音都有了,初学的曲子不会有吹不到的地方。
银材质推荐准备搞专业的学生去买←价位在2w以上
金材质……各种大师手中必备之物……←价位15w以上
材质的区别:
主要在于音色——特别附注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刘翔跑得快并不是因为鞋好,中国足球队的装备无论球衣球鞋及训练场地\比赛用球都不比巴西队差,但...总是屡战屡败.差在哪儿?武功到了高境界,飞花落叶皆可伤人.功夫不到,即便手持倚天剑\屠龙刀这样的利器也难成气候. ——以及能达到的音高上。
牌子呢,建议雅马哈←最大众的牌子,价位比较合适,而且基本是个琴行就能买到。
摘自长笛论坛:选择长笛时需要注意的以及小知识(住口这不是萝卜!!!#24x)
通常焊孔长笛的孔壁比拔孔长笛孔壁要厚三倍,欧美许多交响乐团使用的长笛标准要求是焊孔的。
拔起一支拔孔长笛和一支焊孔长笛来吹,使用同一支笛头 的情况下来吹感觉音色差别不是很大。
焊孔长笛的音色比拔孔长笛的音色要亮些。拔孔长笛的音色相对柔和些。
音色的相关因素:音色主要受锥体数据,吹口数据,反射板品质,金属配方及材质影响,
制造因素方面受制造工艺影响,焊孔的管身角应力较小,拔孔的的角应力比较大,
金属有很强的记忆性,还有两种不同金属焊接后的温度张力不同,从声学结果影响整个长笛的性能;
焊孔长笛为什么要用焊孔工艺,就是为了避免拔孔冲压环节对长笛管壁的均匀厚度产生破坏,
能保持附加高次泛音的平滑度。有利于音色。
笛头的材质 - 现在比较常见的金属笛头有黄铜、白铜、纯银、白金和黄金等。
区别这些材质的主要办法可以轻捏着笛头帽将笛头提起来,用手指弹击插口部位,
优等白铜材质的声音象敲音叉一样,余音很长。黄铜的笛头则余音很短或者没有余音,
听起来生硬的当当声。银笛头弹击发出的声音是干瘪的啪啪声。黄铜材质的音色效果最差,
而且机械强度也不好。白铜是目前用得最多的普及品长笛的材料,音色有亮度,好吹但漂浮不实。
纯银笛头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色好,圆润而实,特别是在高音弱吹时银笛头的优势就很明显的。
目前纯银笛头的含银量有两个数据指标,常用的是92.5%,还有95.8%不是很多。金笛头的音色就更好,但音量不如银的大,因此很多演奏者吹独奏时用金笛子,以突出音色效果。与乐队合作时用银长笛,音量能足够大。
笛头材质是影响整只长笛音色的最主要部分!
吹过国产白铜的,感觉较厚较暖,憨厚老实的感觉!
YAMAHA221镍银的,音色亮,管壁薄,音色偏冷偏尖。冷艳的感觉!
村松EX银笛头,镀银管身,音色甜美。金质长笛据说较有温暖的感觉。
↑别的虽然不太清楚,但是想要在合适的价位中挑选一个好笛子,不能到那儿就买,多多少少要试一下音,如果是初学者,最好拿着笛头来试吹一下。
待会再写有关长笛基础口型篇好了(——那么一总结起来突然觉得真是博大精深otl)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MIO哒 于 2013-7-8 21:58 编辑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简单讲了一下指弹学习所需要的基础。不过作为第一堂课,还是有所欠缺。今天我们就来补完一下。
(一)初学者的基础日常练习
对于指弹来说,基础练习十分重要。或许,我们要花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简单机械的练习,只有坚持下来的人们可以走的更远。
吉他,讲究的是左右手的配合。除去拨空弦,我们更多的是要左手按弦,右手拨弦才能发出声音。这就不但要求左手和右手都能够很灵活地动作,两手之间也要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而作为初学者,自然是要把这个动作练熟才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基础的练习是怎么样的。
先来说较为简单的右手。右手我们在梓喵的《节奏吉他教室》中也讲过右手分解和弦的弹法。这里再来小回顾下。首先,右手的手指在吉他中的代号是大拇指(p)、食指(i)、中指(m)、无名指(a)。原文是意语就不用纠结,反正死记下来就行了。
在分解和弦的弹奏中,我们采用p指掌管654弦,i、m、a分别掌控3、2、1弦的这么一种分工。然而在指弹曲目中,情况更为复杂。首先是拨的弦的变化更大,即右手的移动更加的不规律,另一方面经常会出现同时拨多根弦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完全不同的拨弦方法。
在指弹中,我们一般使用两指交替弹奏的方法,即一根手指拨弦,紧接着另一根手指又继续拨弦,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快的弹速。而常用的组合是pi、im和ma。
1、pi交替弹奏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交替弹奏一根弦。在实际的弹奏中,pi指法主要是拨奏6、5、4这些位置比较高的弦的。这样能够把位置比较低的1、2、3弦留给i、m、a指。
2、im交替是指弹中最常用的一种交替,一般来说我们也会觉得最为好用,毕竟食指和中指是右手最灵活的两根手指呢。在实际中im交替会用在4、3、2这些居中的弦的位置。
3、ma交替是中指和无名指的交替,由于我们的无名指比较少用,不太灵活,需要一定的练习。它主要用在1、2弦的拨奏中。
【汇总链接】
[查看全文]本帖最后由 hc.silver_.. 于 2012-10-20 22:40 编辑
@@34!!此贴为转载文,本来想找作者说一声转载的,不过那个网站貌似有点问题,发不到消息什么的。
顺便提一下,这个文个人认为比较专业一些,所以就觉得转过来了。大概的整理了一下格式方便阅读。
作者:gugutown
转自:http://www.gugutown.com/show.php?contentid=809
吉他的调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很详细的解释调弦方法的研究文章。实际吉他的调弦可以说,除了钢琴以外比任何其他的乐器还难,它不是很容易掌握和练到的。下面是我对吉他调弦方法的详细分解的研究,和我在实战中使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相信这份是最全面的极具价值的一份调弦的资料。我的这份研究和实战中使用的方法,是在13年前为了我在演奏和制作吉他的更深层音准研究的一部分而设立的课题中的一部分。并在13年前就开始设计和研究实践,当时经过近3年的演奏实践后已经比较完整了,同时找到了吉他在很多相关问题上的先天不足之处。在10年前(今2003年)确定完全有实战价值后,已经在10年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了最好的肯定。这个肯定不仅在演奏中的准确性,还有更重要的是,在制作中对吉他的更多的认识和更深层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实质性的调整有了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这些相关的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从我亲手制作的吉他中可以看到和找到答案。这课题是我从过去到现在设立的众多研究课题和解决的课题中的一部分,希望对正在努力研究制作的和演奏的大家有帮助。
A)理顺概念 (通过调音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对吉他的认识和对吉他素养的深度。)
对于调弦,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调弦有问题,但自己感觉不到出现的错误,这有两个原因的:
1)听力训练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2)运用了或是养成了不良的调弦方法的习惯。
3)使用的是品质差的琴。
层层分析透视说明:
*A运用的调弦方法或养成的不良调弦习惯。
这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必须从自身上解决问题。明明是知识有限确实是出现了问题,但还是坚持地固执,并且还要对峙。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很拽很固执的人。
*B如果是调弦的方法都是好的,而是使用的是品质差的琴。
唯一解决方法就是赶紧换琴,不要再伤害自己的耳朵。因为品质一般的琴本身对声音变化都没有清晰的反映,就算是有好条件听力的人也会被其所蒙骗的。这样下去对演奏的人的发展是有很大的障碍,严重的话会耽误发展的时间。这就是高品质琴和低品质琴的天地差别。所以学习乐器演奏选择品质好的琴,是对自己的发展负责任的有一定起点高度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C如果调弦方法也有问题,并且琴也是品质差的,那就,,,不需要多说了。
品质差的琴危害程度;当使用了品质一般的的吉他已经习惯的人,用品质好的琴调弦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更甚者还指着品质好的琴说---这琴音准声音都有问题。而在自己的琴上从没有这样的问题,调出来的音上下很均衡(当然在这样不敏感的琴上,已经掩盖住了音准、拨弦不当、休整指甲不当等等问题所造成的错误。这不仅对古典吉他,民谣吉他也是一样的。民谣吉他也是一样需要高品质的琴)。* 实际这时这里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已经不只在于琴了,而是在于自身的问题,是自身的意识和概念混沌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需要调整自己。
B)对常见调弦方法的详解
对于吉他的调弦,综合目前大多数人运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用调音器调全部琴弦的空弦。
2)使用最基本的第5把位上按弦调法调全部琴弦。
3)用调音器调1弦,然后使用第5把位和第7把位的泛音调弦。
4)不使用任何标准音器,全部靠听音确定每根弦的空弦来调音。
下面详解以上几种普遍存在的调弦方法的好坏及其准确性;
1)用调音器调全部琴弦的空弦----用调音器调全部空弦来完成调弦是最不可取的一个方法。它的坏处多余好处,可以说几乎没有几个好处(对吉他来说)。
这种调弦方法对调弦者没有激进作用,过于依赖调音器后,失去了自我练习听音和判别能力。
吉他是弦乐器,在演奏中音位上必须用手指按弦才能确定需要拨弦的音。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就是因为这一点(包括弓弦乐器的提琴类在内),必须要考虑按弦的手指在按弦的时候出现的琴弦的张力整大的问题。在低把位上因琴弦离指板品位之间的高度距离近,所以相对产生的张力整加的问题会小。但从第5把位以上开始就出现这问题很明显。越是高品质的敏感的灵性的琴,在这方面的表现“挑剔”给演奏者的问题(---既告诉演奏者没有调好琴弦)更积极更明确,对音乐的表现也更优秀。反而低品质的琴由于反映慢,不够敏感不够清晰,所以无法随时跟踪有问题的音给演奏者“挑剔”问题,从而使演奏者的能力下降。
当琴弦与指板品位间的高度距离越高时,所产生的人为按弦张力就加大,从而使按弦后弹出来的音,会比在没有按弦的压力下发出的音偏高。使用这种方法是无法上下各把位互相照应互补调弦的,为此这种方法是绝对不能保证调弦的准确性。所以在全部使用空弦来调弦,实际是相当于蒙上眼睛盲无目的的调弦,这种只是以空弦调对了就完事大吉的心理,是很不负责的表现。当然在还没有更多知识的情况下就另当别论了。
2)使用最基本的在第5把位上按弦调法调全部琴弦----这种方法在低把位的(第1—5把位)调弦是很实用的方法。但仅用这种方法是无法上下高低把位均衡调弦,无法照顾到高把位按弦时的音差。使用这种方法调弦往往出现,低把位是基本接近准的,但高把位的音就出现问题,上下很难互相照顾。
3)用调音器调1弦,然后使用第5把位和第7把位的泛音调弦----这种方法的使用率很高,但这种方法还是存在空弦之间的调弦,无法上下各把位互相照应互补音差,所以这种方法也不是最好的可选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大多的理由是,因为泛音听起来清楚,容易听出在调弦中的两个弦的准确度。但由于此种方法的缺陷,不能多用于更精确的能互补的调弦上。
4)不使用任何标准音器,全部靠听音确定每根弦的空弦来调音。----这种方法我是最不提倡使用的,和前面讲的用调音器调6根弦的空弦是一样的盲目性,无法上下互补照应。总是使用这种方法的人,实际上不是很懂得吉他的音准上下互补关系,和它的重要性(仅是我的认为)。所以我们在欣赏,使用这样的调弦方法来调弦并演奏的音乐时,总是感到非常难受,其原因是与其方法是有直接关系的。我到现在看过的很多演奏家中,只有一位还是总使用这样的方法调弦,所以我在每次欣赏那位演奏家演奏的音乐时,总是很怕自己听的入迷了。因为稍微一点的入迷,就马上感到了音准问题,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所以其演奏就算技巧很好,但很难在音乐上保证上等的质量的。
C)基本完整的吉他调弦方法
从初级开始学习吉他,随着深入学习演奏,不同方式的调弦方法也需要一步步加深。我认为吉他的调弦应该分为:
1)基础学习期的基本调弦方法。
2)均衡性的调弦方法(这素质要求较高,并且需要非常的了解自己的听音倾向性的习惯)
3)演奏中的应急调弦方法。
a)在刚接触乐器学习吉他演奏时,由于对听音和吉他的不熟练,所以在初级阶段调弦方法相关知识的掌握,只能限于基本的调弦方法。初学者刚开始学习吉他时音位都是在低把位上,所以对基本的在第5把位调弦的方法是完全可以的。
b)随着学习的深入,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演奏技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演奏水准,并且已经接触到了高把位的演奏时,基本的调弦方法就已经对高低把位音的音准的把握不够精确了。这时就需要更深的均衡性的调弦方法了。
c)演奏者在公众环境中,如在舞台上演奏时,由于不能在调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或是在演奏的过程中,出现的轻微跑弦的情况下,就需要应急的调弦方法。但声明一下:在演奏前一定要把琴弦调好,调的要在稳定的状态。不能在上的舞台大肆的进行调弦,这是对自己的听众的不尊重的行为。在舞台上要做到的只是再检查一下而已的过程。事先在台下调整的琴弦很稳定的情况下,在台上演奏中应急需要的也就是微调。但这些都是在较高的素质上很熟练的掌握了各种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在应急过程中细微的也都能做到准确。
均衡性调弦方法的要决:
1,避免使用空弦调全部6根琴弦。
2,在第5把位使用空弦与按弦的8度关系的音结合调弦,要用律音来调弦。不要被多余的每个音上都存在的泛音所蒙住。
3,第1把位上,使用空弦与按弦的8度关系的音结合检查。听音不要被其他泛音蒙住,记住要用律音来调整。
4,在高把位上(第9把位以上),使用空弦与按弦的8度关系的音结合检查,并开始调整上下音高按弦后的音差进行互补调整。
5,在第7---10把位间,特别要对第2弦和第4弦的音进行调对。这是因为吉他的先天不足的原因。这和任何其他乐器存在的先天的问题一样,在吉他上也是存在,只是不同的乐器在存在的方式、类型上不同。
6,如果可以,在第12---15把位间使用8度关系检查高把位。这要看你需要演奏的音乐是否有这样更高把位的音域,如果有演奏前事先再另加做这部分的检查。
均衡性调弦方法和检查方法的程序:
A基本调试部分
1,使用调音器调准第1弦的A音(这是按弦的实音)。
2,然后以1弦的A音,调4弦的A音。
3,以1弦的A音,调6弦的A音。
4,以1弦的空弦E音,调2弦的E音。
5,以1弦的空弦E音,调5弦的E音。
6,以1弦的空弦E音,调3弦的E音。
B检查部分---第1种方式(低把位上)
1,以1弦的空弦E音对4弦的E音,检查 4弦。
2,以4弦的空弦D音对2弦的D音,检查2弦。
3,以2弦的空弦B音对5弦的B音,检查5弦。
4,以5弦的空弦A音对3弦的A音,检查3弦。
5,以3弦的空弦G音对6弦的G音,检查6弦。
检查部分---第2种方式(低把位上)
1,以1弦的E音对6弦的空弦E音,检查6弦。
2,以6弦的G音对3弦的空弦G音,检查3弦。
3,以3弦的A音对5弦的空弦A音,检查5弦。
4,以5弦的B音对2弦的空弦B音,检查2弦。
5,以2弦的D音对4弦的空弦D音,检查4弦。
C检查部分---互补照应(高把位上)
1,以1弦的空弦E音对3弦的E音。
2,以2弦的空弦B音对4弦的B音。
3,以3弦的空弦G音对5弦的G音。
4,以4弦的空弦D音对6弦的D音。
5,以1弦的空弦E音对2弦的E音。
D超高把位复查
1,以1弦的空弦E音对4弦的E音。
2,以2弦的空弦B音对5弦的B音。
3,以3弦的空弦G音对6弦的G音。
G特别单独调试部分---既吉他先天不足的互补照应
以2弦第10品位的A音,对4弦第7品位的A音。
这时会发现虽然上下高低把位都调试互补完,但在2和4弦的7把位以上的8度关系音不正,(这是吉他的先天的缺陷,也是我们的老先辈制作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对我来说在制作已经做了处理,所以在我亲手制作的琴上会2和4弦再互补后,音准比较融合平均。这个问题在吉他上完全根治是不可能的。实际在其他乐器上都有先天不足的问题。如钢琴,提琴等等)
4弦的音会比2弦的音低一些。把4弦的音稍微向上调整到基本接近一直,但不要完全一样,如果这样在低把位上就会出现问题了。
H如果要使用泛音来调弦,一定要与8度的按弦的实音结合调弦,方法过程同上几点。
注意:在高把位的检查中,8度关系核对时不要对的完全一样,被调的弦要稍微低一点的感觉(*我所讲的不是很明显的低,是8度关系音相吻合的状态下的一点点而已,不要误会切记!),这样才能互补照应。
[查看全文]
战 国 古 琴:《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 湖北省博物馆藏
此琴通体涂布厚黑漆,全长 67 厘米。面板长 41.2、宽 18.1 厘米,浮扣在底板上形成音箱。1977 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 1 号墓出土。尾部为实体,长 25.8 厘 米、宽 6.8 厘米。琴面的岳山上有十条弦槽,岳山根部有十个弦孔,通向面板内的月牙槽(即轸池),十个轸安放在此处, 旋动琴轸可微调琴弦。张弦的方法是弦的一端经过岳山于十个轸上,另一端经过尾端系于下面的琴足上。 琴面不平,略呈波浪式起伏,尾端翘起。演奏时,只能弹散音(空弦音)、泛音或幅度较小的滑音。
琴是古代弹弦乐器。《诗经》、《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都有关于琴的记载,可见它的出现年代很早。东周各国乐官多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即是。儒家的传说故事中有俞伯牙和钟子期弹琴会知音的著名故事。凡此均足以说明琴在当时曾经广泛流传。
战 国 古 琴: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五弦琴/五弦筑 湖北省博物馆藏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五弦琴》
此琴全长 115 厘米、 头宽 7 厘米、尾宽 5.5 厘米、身高 4 厘米。通体髹漆黑,边缘 饰以彩绘花纹。 琴体由独木雕成,中空,构成音箱,尾部 为实体,首尾两端各有一山岳,隐间 (两山岳之间的有效弦长) 约 106 厘米。岳山上有五道弦槽,平均距离约 1.1 厘米。 岳山外侧琴面上有五个弦孔,尾端弦孔外侧有一方头圆柱。琴弦早已腐烂无存。 据琴的结构,推知其张弦的方法是先将琴弦固定于首 端弦孔下方,然后张于琴面岳山上,经尾端弦孔,由琴尾下方上翻,系于琴柱上。《世本》:「神农作琴。神农氏 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这件乐器可能是一种早 期的琴。但其形体过于狭长,与记载不相符,也无法用手 指弹奏。而且古代五弦琴尚有数种,形制也相近,所以难于确定。从器物形体来看,它更接近于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筑」。暂名为五弦琴。
战 国 古 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七弦琴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藏
《湖北荆门郭店战国中期七弦琴》
荆门郭店七弦琴 战国 全长 82.1cm 面板长 50.8 琴身首尾等宽 12.4cm 湖北荆门郭店村 1 号墓 1993 年出土 , 形制与曾侯乙墓十弦琴相近,系弦七根,是发现年代最早的七弦琴实物。
关于郭店所出的七弦琴,全长 82.1公分,其大小与构造略近于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琴,马王堆琴全长 82.4 公分。两湖出土的琴,尚有:
1. 随县曾侯乙墓的十弦琴,黑漆,长 67 公分,中空作音箱,据两端弦孔与拴弦柱,原张十弦。
2. 长沙五里牌战国墓的九弦琴,长 79.5 公分。
这些琴,比较为短小型,首宽,尾狭,仅有一雁足,弦皆系于一足之上。琴轸藏于腹内,不像今琴七弦分系于两足,亦无今琴的龙池、凤沼的出音孔。制作无今时之进步,但郭店琴乃确为七弦。有人断其年代稍晚,推论可能在顷襄王之前期,亦有说在白起破郢之后。
汉 代 古 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七弦琴 湖南省博物馆藏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七弦琴》
马王堆 3 号汉墓七弦琴,西汉年代。此琴全长 82.4cm,面板长 50.8cm,首宽 11.5cm,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此琴面板浮扣在底板上形成共鸣箱,尾部是一板状狭长实体。面板有磨损痕迹,磨损较严重的部位在弹弦处,即岳山内侧。可以说明这是一件长期演奏的实用乐器。
西汉马王堆墓出土的“琴”,缚弦七根,体长 82.4厘米,形制与曾侯乙墓的出土“琴”一样,属同一种乐器,琴面虽仍有浅槽形痕,然从琴的内侧侧边,离琴尾全长的三分一处(约五度按音的位置)磨损的痕迹分析,有可能增加了五度音的按音演奏。这两张出土“琴”与现存唐代以来的古琴,不论在结构形制还是演奏方法,都是同出一源,一脉相承。它们作为古琴的前身,并发展成唐宋以来的古琴,是符合乐器发展从简到繁、从多形到定形的逻辑轨迹的。《诗经》等文献记载与出土“琴”的实物,其年代相近可以说是文实相符,所以古琴有着近三千年的历史的说法是确凿可信的。
汉 代 古 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筑』 湖南省博物馆藏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筑』》
长沙王室墓『筑』, 西汉年代,长 93.4cm 1993 年湖南长沙王室墓葬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器五弦。同墓还出土有柱码和木制击弦之弓。是首次发现的筑的实用乐器。马王堆1号汉墓彩绘棺头档上绘有拟人化神怪,端坐五彩祥云中,持棒(或弓)击筑;江苏连云港西汉墓出土一漆食奁,纹饰中也有一人击筑,均提供了形象的演奏图像。
此『筑』外型与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五弦琴相似。
南 北 朝 古 琴:南朝/万壑松风.仲尼式 音乐研究所藏
《万壑松风.仲尼式》
此琴长 123.5 cm,隐间 117cm,肩宽 19.3cm,尾宽 14.7 cm,厚 7 cm。此琴漆层较厚,似分三层,底层为薄鹿角灰胎,中层为坚硬的黑漆,表层为薄栗壳色漆,后以朱漆修补多处。小蛇腹断,紫玉徽,额镶钧瓷,长方形龙池与鳯沼。琴背项间刻篆书『万壑松风』四字,其右上角刻『云谷老人』长圆形印,池下刻『水晶子藏』四字方印。龙池两侧刻著名琴家管平湖手写隶书长篇铭文。下刻『管平』,『吉厂』两小方印。腹内纳音右侧有小字墨书『大通元年钟山沉约监制』。
隋 代 古 琴:隋款/万壑松风 .霹雳式
《万壑松风 .霹雳式》
年 代:隋 代
长 宽 厚:长 122cm / 宽 ( 额19.2cm,肩21cm,尾14.5cm ) / 厚 6.8cm
漆色断纹:面为黑及栗壳色间朱漆,底栗壳色漆,发蛇腹、流水及冰裂断纹。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螺细徽,象牙轸;岳山、承露、龙龈、冠角、雁足等均以硬木制成。
琴腹款识:龙池内纳音两旁刻小楷两行 --“隋逸士李疑作 干隆庚戌年皇十一子重修”
琴背铭文:(一)雁足与龙池间倒向刻篆书琴名「万壑松风」四字。
(二)龙池两旁倒向刻小楷铭文:
九德三起冠宋唐 流传曾历两名王 开皇遗制连珠祖
汉后论琴第一张 山左夏一翁识 并命第七孙法圣重修
(三)题识下刻篆书大印两方:其一为『益王之宝』方印,其二为『黄南道人藏古』方印。
源自:《古琴纪事图录 2000》/ 台北中立国乐团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琴,一种世界乐坛公认为非常特殊的乐器。
琴与剑,作为文人的基本装备,和中国文化、中国文人有着无比密切的关系。
琴、棋、书、画,作为才子佳人的才能的象征,长久以来都为文人雅士所乐道。
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中华几千年的悠久文明。
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概括与代表着古老神秘的东方思想......
唐/春雷.凤势式 汪孟舒旧藏 /现为琴家郑珉中藏《春雷.凤势式》
神品春雷
“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传世古琴,以唐琴为最珍贵之神器。唐琴之中,以雷公琴为最。蜀中九雷中,以雷威成就最大。而雷威一生所斫之琴中,又以“春雷”为最。所以,在古琴神品中,“春雷”实是最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为天下第一品。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罗天下古琴神品于其中。雷威的“春雷”琴,是其中的第一品。赵佶艺事上成就极高,画工笔花鸟堪与院体画家相比,书法更创制了“瘦金体”,而琴也是他的雅好之一。流传至今有绘赵佶于松下弹琴的《听琴图》,图中赵佶穿玄色袍,所弹为一仲尼式琴,可能即春雷的原型。
北宋灭亡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的珍宝,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赵佶被掳,此琴流入金人手中,“春雷”琴也随之来到了北京,金章宗完颜璟也是一位风流多才的皇帝,他将此琴列为明昌御府第一琴,被收藏于承华殿中。金章宗死后,以此琴陪葬。在地下埋了十八年后,“春雷”又复出于世,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后来,“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元朝承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又将春雷琴与种玉翁《悲风谱》赠予老师万松老人。以后,“春雷”琴又复归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以后其琴又归赵德润所有。
明朝时,“春雷”传入明宫之中。到了清朝,“春雷”琴流传到裕亲王府中。以后,该琴又流出府外,后来为满州大琴家佛诗梦所得。后来,佛诗梦又将“春雷”琴传予其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为汪氏传家之宝。
无价之宝,神品“春雷”,得以传承至今,实在是一大幸事。现“春雷”琴被北京琴家郑珉中收藏。
※ 传世“春雷”琴有二,其一为汪孟舒旧藏,其二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经专家鉴定,汪孟舒旧藏才是宋宣和内府所藏“春雷”。
有关“春雷”琴的鉴定如下:
至于错定年代和把同名之器认伪成真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如老画师张大千先生旧藏的“春雷”琴,连珠式,黑漆,通身小蛇腹断纹,圆形池沼,池上刻草书“春雷”二字,池之左右有铭文为:“其声沉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腹中无款。香港琴人唐健垣君所辑《琴府》中,记有曾与张氏会晤的一则谈话,张氏自称所藏“春雷”即元人周密《云烟过眼录》中着录的宣和旧藏。尔后闻岭南人云:“已故古琴家杨新伦先生说过,张氏春雷琴乃解放前夕得自广州,且有似非宣和故物之疑。后来,台北琴家容天圻先生与故宫博物院有关人员均将这张春雷琴定为唐斲。该琴长126.0、肩宽22.1、尾宽17.2厘米,其尺度大于传世之16张唐琴,而形制风格、工艺特点均与唐琴不合。琴背池上之“春雷”二字为后刻,而字的结体笔意均系摹自北京琴坛耆宿汪孟行先生旧藏宣和故物春雷琴的题名。显然,把它定为宣和故物唐雷威制的春雷琴就完全错了。它绝不是一张唐琴,但也不能说是唐琴废品,因为该琴之内外并无作伪的款字,仅仅是摹仿唐春雷琴的“春雷”二个字而已,这不能说是作伪。在清康熙年间刊印的《五知斋琴谱》中,前边部分就有一节《琴背选刻字样》,分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三类,把古代名琴之名一一罗列出来,以供后人给新琴或无名古琴选刻琴名时参考,于是最著名与最著名大家所制的“春雷”二字就被刻在宋、元、明、清之作的背上,雷威制的“万壑松”、三慧大师制的“秋籁”也比比皆是。如《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年2期发表笔者《宋宣和内府所藏“春雷”琴考析》一文之后,听说海外如今有人将上海琴人之形制较扁的仲尼式春雷琴与汪孟先生旧藏的宣和故物、唐雷威制春雷琴相提并论。
又如,雷威制的“万壑松”也是《云烟过眼录》中着录的唐代名琴之一,一直是琴家向往仰慕之器。天津古琴家宋兆英先生旧藏有“万壑松”琴,仲尼式,黑漆间朱点,漆色、断纹、木质、声音均古,鹿角灰胎中杂以云母,形制古厚,具有宋琴特征,琴背池上刻寸许楷书“万壑松”三字,一望而知为明以前人的手笔。琴长128、肩宽20、尾宽14.4厘米,在传世古琴中自属上品。而宋兆芙先生却将其定为《云烟过眼录》所着录者,并题诗曰:“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间侭有同名器,认尔当年万壑松。”这一来反而成为“白珪之玷”了。再如春云居所藏“人籁”琴,师襄式,朱漆,蛇腹牛毛断纹,形制浑厚,琴长124、肩宽21、尾宽14.2厘米,池下刻小字题记曰:“甲戌秋日得古琴,未刊名款,白下李健三先生过津时审为式系伏羲,纹已蛇腹,天覆地仰,古色斑然,应是唐代宫琴,更一勾拨,声大而宏,许为上品……”。款署“公元一九三四年钟器识于津门寄庐。”本是一张宋斲,就为这段题记迷惑了许多琴人。还有原贵池刘氏所藏的“鹤鸣秋月”琴,通长122.2、肩宽23、尾宽14厘米,琴弧度具宽平之相,腹内无款,桐木斲色灰黄,有细小蛀孔,但光滑整齐无朽旧之感,其造型特别少见。栗壳色漆,面上发冰纹断,经磨碧略具古意,但绝无上述16张唐琴的特点。由于刘世珩收得之后,定为唐雷威斲,又经九嶷山人在《琴学丛书》的《琴粹》、《琴话》、《藏琴录》中一再记述,进行仿制之后,“鹤鸣秋月”是唐代雷威制琴,在古琴界造成定论。名古琴家顾梅美教授得见该琴之后测绘图形,选长沙战国墓之楠木椁照样做了一张,并写下一长篇铭文,称新作胜过唐代雷威。1989年,湖南博物馆将珍藏品运至故宫博物院展览,该琴亦同时来京,笔者有机会将其与诗梦斋旧藏之“九霄环佩”对比研究,由此发现两者绝不相同,从风格特点看,鹤鸣秋月琴不过是一张明代之作而已。
源自:《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4年 4 期
唐/春雷.连珠式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春雷.连珠式》
此琴长 :126cm,高 :10.8cm,肩宽:22.1cm,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沉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沉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清末民初才复出现于广东,为南海收藏家何冠五所获,无何他因经商失败,藏品星散,琴辗转归番禺汪兆镛(汪精卫长兄)微尚斋。汪氏为岭南近代文献大家,着有《雨屋深灯诗》、《岭南画征略》等,但他并不富有,不久就因手头拮据将此琴售与好友张大千,时约四十年初。张大千将春雷带往巴西八德园,他自己不会琴,而其长子葆罗(过继与其兄善子)则好琴,大千就将琴交与其子保管,八十年代中曾用以录音在台湾电视上播出。张大千逝世后,此琴随其它古物一起捐赠与国立故宫博物院。
唐/春雷.伏羲式 旅顺博物馆藏《春雷.伏羲式》
此琴通长 123.2、肩宽 20.3、尾宽 13.9、底厚 1.1厘米。 琴为桐木斫、髹鹿角灰胎,脱漆处露葛布底,通身发小蛇腹断纹。金徽,琴面小弦一侧,约自七徽半至尾际有下陷裂痕一道,面之弧度较圆,左右项腰边沿之楞角毕具,而底面之项腰两处楞角浑圆,具晚唐琴的减薄特点十分明显。惟护轸之间,凤舌之下未见有减薄痕迹、并不见后配迹象。琴材甚旧,似有拼合,图形龙池、扁圆凤沼,池沼内未见腹款字迹。池上刻草书“春雷”2字,池下刻大印一方篆“沧海龙吟”4 字。 此琴的流传已不可知晓。
绝不在五代之后的“春雷”
“春雷”琴是传世唐琴中最著名的重器,为盛唐斫琴名家雷威所作,曾经宋徽宗收藏于宣和殿之百琴堂被定为第一,俟后被金人所掠,金章宗藏之于承华殿,又为明昌内府第一琴。章宗殁,挟之以殉,18年复出人间为元内府所藏;赐耶律楚材,其子耶律铸坐事,春雷琴后入内府,再赐传初厂,事见元代周密《云烟过眼录》、《浩渺斋视听抄》、《志雅堂杂抄》并见《古今图书集成 .琴瑟部》,后人慕其名,往往取春雷名其藏琴。
据云:60年代初,旅顺博物馆曾遣人携此琴来京,送请“北京业余古琴研究会”会长查阜西先生鉴定。查氏确认该琴为唐代的制品。1987年夏,余访琴于天津及东北各地,在旅顺博物馆得见此琴,并拜读了阜西先生的鉴定意见,颇受启发,其文言简意赅。若非琴人殊难理解,遂有《旅顺博物馆藏“春雷”琴辨》之作,为查先生鉴定意见作了注释,因其有晚唐的特点故定晚唐之作,题名大印均较粗俗,实系重髹后所刻,漆下似有原名今已掩没。此文发表于1989年故宫博物院院刊第3期。
查阜西先生的鉴定意见写于1962年9月18日,其文曰:“顷到馆,得见旧藏两琴,其一曰春雷,漆糙均古、小蛇腹断、断齐而长,唐代物也。未必即宋内府原品,或民仿野斫,但时代绝不在五代之后。(其二略)虽未及安弦试弹,指击回响皆备九德过半,令人爱玩不置。”经反复阅读发现阜西先生对此琴的时代问题,存在着模糊度,故在指出唐代物之后,又提出“但时代绝不在五代之后”的看法。初觉自相矛盾,既而体会则是指出这张琴时代的上限与下限问题,从语气来看他实在倾向定这张琴为五代之作。至此,深感老一辈琴家治学态度之谨严,对琴学研究的全面和深入。
五代琴在传世古琴中尚未发现有如中唐“大圣遗音”,晚唐“独幽”那样的标准器,其真鼎究竟世人往往凭题名来认定,于是凡背刻“洗凡”或“清绝”之琴即以五代琴目之。更有甚者将传世古琴中经过后人加工改成头宽逾肩,造型丑恶,形制扁平之琴,因其朱髹唐款即贸然定为五代之器,居然将自明末以来古琴家“唐圆宋扁”的口头禅也忘去了,岂有不错之理。阜西先生对于唐宋古琴形制发展的规律有所了解,五代去唐不远,古琴的形制必然具有唐人的作风,今旅顺“春雷”背面项腰做圆,与其老友李伯仁所藏之晚唐“独幽”的特点相同,说它是“唐代物也”完全是有根据的。然而这张琴的伏羲式又与唐代的形制略有出入,显然是唐以后之作。既有晚唐琴的特点而又有所发展,故十分肯定的提出其“时代绝不在五代之后”。
阜西先生对这张“春雷”琴的制作时代有上限与下限的提法,下限十分肯定、经反复思索,发现它与唐代伏羲式琴有两点不同;第一,唐代伏羲式琴之额不在肩尾这条直线上,距离明显,而这张“春雷”琴额却十分接近这条直线。第二,圆形龙池略小于唐代制作。旅顺的这张“春雷”琴的名印都是重漆后所刻,也未发现腹款,总之与唐代伏羲式琴形制不合是可以肯定的。与宋人仿唐代制作的形制不合也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按照阜西先生的意见将其定为五代之作,是比较接近实际的。
唐/九霄环佩.伏羲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伏羲式》
“九霄环佩”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比明刻本《古琴图式》多一内收弧形。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多处跦漆修补,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显现于磨平之断纹处,鹿角灰胎下用葛布为底。琴通长 124.5 厘米,肩宽 21 厘米,尾宽 15.5 厘米,厚 5.4 厘米,底厚 1.5 厘米。龙均作扁圆形,贴格为一条桐木薄片接口于右侧当中。腹内纳音微隆起,当地沼处复凹下呈圆底沟状,深度约 2 厘米,宽 3 厘米,通贯于纳音的始终。琴背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字,池下方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 10 字,左刻“冷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 10 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在琴足上方刻“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虎龙吟。苏轼记”楷书 23 字。凤沼上方刻“三唐琴榭”椭圆印,下方刻“楚园藏琴”印一方。腹内左侧刻寸许楷书款“开元癸丑三年斲”7 字。以上铭刻中“九霄环佩”及“包含”印为同时旧刻,苏、黄题跋及腹款均系后刻。琴首下一双护轸为紫檀木所作,据广陵派古琴家徐祺《五知斋琴语》所述,当为清康熙年间所装。“诗梦斋”为清末北京著名古琴家叶赫那拉佛尼音布的别号。“三唐琴谢”和“楚园”均为清末贵池刘世珩的别号。
这张琴声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浑厚古朴,自清末以来即为古琴家所仰慕的重器、被视为“鼎鼎唐物”和“仙品”。因为它在传世唐琴中最为独特,最为古老,声音更是完美尽善,所以成为举国知名的瑰宝。
“九霄环佩”琴在清代未年就是北京琴坛的一件重器,当时对这张琴的品评,留下文字记述的共有3人。第一个是佛尼音布,得到这张琴后,就刻上了“冷然希太古”的评语。第二人是当时的大琴学家杨时百,他非常赞赏这张唐琴,对其爱慕殷切之情清楚地表露于著作之中。他在《琴粹》中说:“欧阳公之琴记,唐琴在北宋时已不可多得,况更历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凤毛麟角也。近时都下收藏家仅……佛君诗梦之九霄环佩,其声音木质定为唐物无疑。……其余予收藏及所见虽不乏良材,要不能与数琴埒。”第三人是当时藏有“飞泉”、“独幽”两张唐琴的李伯仁,李伯仁为大琴学家杨宗稷弟子,杨氏将“飞泉”、“独幽”二琴定为“鸿宝”,而拥有两张“鸿宝”的李氏却将“九霄环佩”奉为“仙品”,“鸿宝”与“仙品”之间的差别,自可不言而喻了。
“九霄环佩”琴继佛氏之后,大约在1920年左右被逊清宗室红豆馆主溥侗所得。其后傅侗举家南迁移居沪上,“九霄环佩”亦随之南徙,遂成为上海琴坛名器,被收藏家刘世珩所得。1953年,经郑振铎局长提出,国家文物局由刘氏后人手中以重金购得,并转交故宫博物院。据上海的一位老一辈古琴家说:“上海曾有三张音韵至为佳妙的古琴,一张是王氏家藏的‘铁雀舞’,一张是吴氏所藏的‘秋月’,而最好的一张,就是已在北京的‘九霄环佩’”。“九霄环佩”之所以始终在琴坛上享有盛名,且饮誉上海,至今犹为人所称道,就因为它是非常琴所及的盛唐的雷公琴。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琴多出于琴家的手制,或由琴家督造而成。到唐代,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最有名的四家是雷霄、郭亮、张越、沉镣,另外还有娄则、冯超、三慧大师和超道人。不过今天从仅存的十几张唐琴中,可以认定的只有雷氏一家所制琴,这是因为雷氏琴不仅被唐贤所重,而且更被宋贤所重,他们收藏雷琴,并记录于著述之中,为后世识别唐代雷琴提供了依据。
四川雷氏造琴,相继了三代人,计有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雷文、雷珏、雷会、雷迅9人。其造琴活动从开元起到开成止,前后约120多年,经历了盛唐、中唐、晚唐3个历史时期。从《陈氏乐书》、《琴苑要录》所记可知,霞氏的绍、霄、震、威、俨5人为盛唐开元间人,属于雷氏的第一代。
《嫏嬛(音huan)记》引前人之说:“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雷中独往峨眉,酣饮着蓑笠人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可见雷威所作之琴,并不拘泥于必须用梧桐、梓木,而是以峨眉松之良者为之,只部分使用桐木,却比桐木制作的还要好。在传世古琴中,尚未见有松木之作,文献中亦只此一例。清末大琴学家杨宗稷在《藏琴录·序言》中说:“确修古琴数十,其中杉制者竟居十之三四,且有最著名之古琴与最著名大家所制之琴皆用杉,池沼间表以桐。”在此最早提出杉木制琴的向题,最著名之古琴应该是“旧藏佛氏著名唐琴九霄环佩”,最著名的制琴大家所制之琴,只有盛唐雷威所制的《云烟过眼录》着录的“春雷”琴,才是杉木所制而池沼间表以桐木的。《嫏嬛(音huan)记》所说的峨眉松,实质是杉木,这是盛唐雷威制琴的第一个特点。
雷威琴在槽腹制作上也与众不同。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什幺是雷氏家法?《东坡杂书琴事》中说开元十年造的雷琴“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可见琴腹纳音的特殊做法,亦即上述雷氏第一代人所创造的家法。从“九霄环佩”与“春雷”两琴的纳音来看,都是在稍稍高的纳音中间,开出一条约五分深、一寸宽、通贯于纳音始终的圆沟。它既未增加琴面的厚度影响发音,又使龙池凤沼两个出音孔变得稍稍狭隘,藉以延长共鸣箱中余音的扩散。这是雷威制琴的第二个特点。
雷氏琴的声音特点,据《琴苑要录·斫琴记》说:“唐贤取重惟张、雷之琴(雷绍及震、威、张越也)。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雄。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陈氏乐书》说:“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沉镣、张越,宵、亮清雄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凡琴音响者则必虚干,无温粹之韵,雷氏之琴其声宽大复兼湿润。”《渑水燕谈录》说雷琴“音极清实”。《六一居士诗话》说雷琴“其声清越,如击金石。”用传世的唐代雷琴相对照,具有家法特点的盛唐之作,虽已经历了上千年的自然变化,而上述音的特点依然存在,与它琴相较,其“清越如击金石”与“湿劲而雄”之异犹感突出,“九霄环佩”之音就是如此。
已故的古琴家李伯仁在半个世纪以前,在《玄楼弦外录》中就提出“九霄环佩”是唐朝的雷琴。现代音乐史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音乐史稿》中,也十分明确地把“九霄环佩”定为雷琴。今扼要列举有关文献,更进一步证明“九霄环佩”是盛唐雷威的制作,一般琴人视为唐代宫琴的观点,无疑是不能成立的。
唐/九霄环佩.伏羲式 中国嘉德拍卖《九霄环佩.伏羲式》
琴为伏羲式,杉木造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暗补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补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腿,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 即公元 756 年,为中唐之始 )刘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 756 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收藏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 112.5 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递藏,早年流失海外。
2003 年 7 月北京春季的嘉德拍卖会上出现的“九霄环佩”是国内艺术品市场上首次出现的唐代古琴。并以 346.5 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这一价格创造了当时中国古琴拍卖的全球最高价。
不久前专门为此琴弹奏试音的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详霆评价此琴“松透、圆润、苍古”。
唐/九霄环佩.伏羲式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九霄环佩.伏羲式》
此琴通体浑厚带圆,琴音洪松透润。 桐木斲,黄色,质松古。栗谷色漆、蛇腹断、 蚌徽、 圆形龙池,椭圆形凤沼。龙池纳音微隆,雁足、轸红色玛瑙制。 琴腹内有字, 题字难以看清。 背面龙池上方阴刻篆书“九宵环佩”,龙池两侧阴刻行书。 款署:“嘉泰元年(1201)四月辛丑平园老叟周必大书”下刻“中和之气”印一方。原藏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转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宋人周必大定此琴为唐代雷氏所斫。
唐/大圣遗音.灵机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圣遗音.灵机式》
“大圣遗音”琴形制修长,作圆首与内收狭尾,相传为“神农式”,梧桐木斫,髹栗壳色与黑色相间的漆,局部有跦漆修补,纯鹿角灰漆胎,蛇腹断纹中现小牛毛断纹。通长 120 厘米,肩宽 20.5 厘米,尾宽 13.4 厘米,厚 5 厘米,底厚1厘米。圆形龙池,扁圆凤沼,腹内纳音微隆起。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4 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2 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16字,均埴以金漆,俱系旧刻,腹内在池之两侧有跦漆隶书款“至德丙申”4字。琴音松透响亮,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摧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古朴,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
这张“大圣遗音”琴为清宫旧藏,它何时被送入深宫,是否为明宫旧物?均已无从查考。被藏于南库之中亦不知始于何时。这张琴没有象其它琴那样被放置于宫中的古董房或其它处所,而庋藏于珍品库中,说明当年的皇帝确是把它看得很重的。然而它虽被重视于一时,却终未能避免意外厄运。“大圣遗音”被发现时,竟然弦轸俱失,岳山崩缺,琴面灰白,被弃置于库角的墙隅,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寒暑。溥仪被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入宫点查,见此琴之破败状况,来加深察,竟定为”破琴一张”,琴仍弃置于原地,继续沉沦了二十多年。
1947年,这张所谓的破琴终于被当时在故宫古物馆工作的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所发现,知为中唐珍品,立即移藏于珍品库延禧宫,并为它配上青玉轸足。后征得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同意,于1949年请来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为之修理,经历数日,竟将琴面的,一层泥污水锈磨退得干干净净,漆面和金徽依然丝毫无损,并按照原来规格重新光配上紫岳山,重现了这张唐肃宗李亨御制琴的庐山真面。从此这张唐代御制琴重新焕发出原木的神采,为世人所瞩目。
“大圣遗音”琴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天宝十四年(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明皇奔蜀,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为至德元年(756年),干支为丙申,“大圣遗音”琴为李亨即皇帝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
由于“大圣遗音”琴的斫琴人是由盛唐开元、天宝时代过来的,故所作之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时期的风貌,具有秀美而浑厚的气度,其浑厚感来源于琴面的弧度,弧度大琴面肥厚,气度自然浑厚了。由于琴面比较浑厚,在琴之两侧、项与腰两处向内收缩的部位,出现了厚逾两侧的不协调现象,从而影响到琴型整体的秀美,故将收缩进去的部位之上下边沿加工做成圆楞,使边侧上下楞角向中间移动,在视觉上减弱了侧面厚度的突出差距,在琴额之下,亦因琴面肥厚,采取了由轸池向外加工成斜坡形,以减薄琴额之厚度,所以这张唐代宫琴气象浑厚而绝无丝毫蠢笨之感。
与传世的常琴相较,“大圣遗音”琴的断纹也表现出时代特点,在某些部位出现有较为宽大的断纹,即大蛇腹纹,在大蛇腹纹之间又出现若干细小的牛毛断纹。在这两种断纹的表面可以看到不同的现象:大断纹已略有翘起如剑锋,且露出点点白色颗粒及一丝鹿角灰漆胎,它是随着漆质老化而先期断裂出来的。而细小的牛毛断则是随后陆续发生的。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讲古琴时说断纹是“愈久则断纹愈多”,所指就是这种现象。
“大圣遗音”琴的铭刻颇有皇家之气,也是有别于常琴的。什幺叫大圣遗音?就是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送杨寘序》中所说“舜与文王、孔子之遗也。”用这4字名琴,说明它的声音是不同寻常的。4句铭文,前两句是指琴音爽朗清澈,后两句形容声音犹万籁沉寂中一声突发的桐木爆裂之音,用以说明大圣遗音琴之不同凡响。大印“包含”2字,意谓琴音所具有的特点。
在文献记录中还没有看到唐朝有专为宫延服务的永久性作坊的设置,那幺,一位有名的技术工匠,他被征召来为皇家制作,与平素的制作不可能没有相同之处。这张至德无年的御制琴是中唐琴的标准器,以它所具有的各项特点,不仅可以准确地识别中唐时期的制作,且对于辨别盛唐与晚唐之琴亦具有莫大的参考价值。
唐/大圣遗音.伏羲式 中国嘉德拍卖
《大圣遗音.伏羲式》
琴为伏羲式, 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壳,金徽玉轸,圆形龙池,扁圆形凤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体蛇腹断纹,中间细断纹,额有冰纹断。圆池上刻草书“大圣遗音”四字,池内纳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隶书“至德丙申”四字年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中唐之始,池两侧刻隶书“峄阳之桐,空桑之材,凤鸣秋月,鹤舞瑶台”十六字,池下有“困学”、“玉振”两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轸足,细镂绦结及旋瓣花纹,为明朝所制。迄今已近一千二百五十年,传世既久,琴之足孔四周漆多剥落,木质亦接近朽蚀。足端虽缠裹织物并嵌塞木片仍难固定。张弦稍紧,既有损琴背虞,幸好管平湖先生有安装铜足套之法,为此王世襄先生特请铜器修复专家高英先生制作铜套并仿旧染色,再请金禹民先生镌刻八分书题记“世襄、荃猷,鬻书典钗,易此枯桐。”十二字。又请管先生安装铜足套于孔内,不仅天衣无缝,且琴音丝毫无损,效果极佳。管先生曾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弹五百年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神农氏唐琴,不仅琴名“大圣遗音”与此琴完全相同,漆色、断纹、池沼、年款也绝为相同。因而两琴应制于同时,出自同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古琴鉴定家郑珉中先生认为此琴属中唐之始,雷氏为宫中所造,应是唐琴的标准器。历经千年,而未曾破腹大修,极为难得。杨时百先生《藏琴录》龙门寒玉一则称“虞君得鹤鸣九皋与李君伯仁所藏独幽及飞泉,锡君宝臣藏大圣遗音,武英殿陈列所长安之年制者五琴,池下皆有印方二寸玉振二字,丝毫不爽。西园主人因大圣遗音‘玉振’印上有方印‘困学’二字,定为鲜于伯机印,或‘玉振’亦鲜于枢印也。……皆鸿宝也。”表明此琴曾经为元朝著名书法家、诗人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收藏。上述五琴,管平湖先生都曾亲眼所见,并且有弹抚多年者。管平湖先生认为九德兼备当推大圣遗音,所谓九德兼备是指集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种美好音色、韵味于一器,是古琴最为难得。大圣遗音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所珍有,一九四八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妇“鬻书典钗,易此枯桐”,即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其中最佳的一枚,为王世襄先生母亲遗物。经著名琴家汪孟舒先生介绍,从锡宝臣先生之孙章泽川先生手中求得。至今五十五年间,视同拱璧,除文革十年被抄家之外,不曾须臾分离。
着录:梁白泉先生主编《国宝大观》第415页。
“大圣遗音”当天拍卖情况:
下午 4 时许,本次拍卖的重点拍品———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终于出场。出乎场内所有买家意外,拍卖师宣布,古琴拍卖之前,先给大家放一段音乐。拍卖师介绍,这段琴音名为《良宵吟》就是由用即将拍卖的“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演奏的,全场顿时哗然。
“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的拍卖没有预料中的精彩,但更加惊心动魄,该琴以 250 万元底价起拍,一位买家立即报出了 600 万的价格,经过几个回合的竞争,30 号买家以 891 万的价格拿下此琴,打破了今年7月份,由另一把唐代古琴创造的 346 万元的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
唐/松风自合.子期式
《松风自合.子期式》
年 代:唐(唐昭宗光化元年 898 年)
长 宽 厚 :弦长 113.5CM,通长 125CM,肩宽 18.8CM,项宽 16CM 尾宽 13.5CM,厚4.8CM 。
漆色断纹:面底皆为栗壳色漆,且俱发流水及牛毛断纹;子期式。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蚌徽,琴轸、雁足,岳山、承露、冠角(新的)、龙龈、龈托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志:圆形龙池内刻(光化元年)。
琴背铭文:(一)轸池下方以李阳冰小篆刻琴名“松风自合”四字。
(二)龙池下方刻有两方篆文大印分别为「风泉」、「水岩」 四字。
备 注:龙池、凤沼皆圆,岳山,冠角修补,收藏时破烂修后完好如旧。
源自:《古琴纪事图录 2000》/ 台北中立国乐团
[flash=1,1]http://www.xiami.com/widget/3540144_1769708996,_235_125_FF8719_494949_1/multiPlayer.swf[/flash]
唐/飞泉.连珠式 李伯仁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飞泉.连珠式》
“飞泉”琴是传世著名的晚唐琴之一。朱漆,杉木斫纳音为桐木所镶贴,鹿角灰漆胎.发蛇腹间冰纹断。通长122厘米,肩宽20厘米,尾宽14.5厘米,琴面弧度漫圆如弓形,底厚1.2厘米,龙池、凤沼均作长方形。琴作方头,项与腰均作内收三连弧形,清康熙间刊印的《德音堂琴谱》定为连珠式,系隋逸土李疑所创作。琴背龙池。上方刻草书“飞泉”2字及篆文“贞观二年”双边印一方,地下刻篆文“玉振”方印及“金言学士卢赞”双边长方印各一。池之两旁刻篆书铭文“高山玉溜,空谷金声。至人珍玩,哲士亲清。达舒蕴志,穷通幽情。天地中和,乃物咸亨”。惟“飞泉”2字与“玉振”印及篆书铭文为早期同时镌刻.名与印且填以金漆。断纹已通,“贞观”与“金言学士”2印之刻工晚于前者,但均非近代所刻。琴音清润松灵。温劲而古。
此琴在民国初年为北京琴坛名器之一,由古琴家李伯仁所藏,孪氏另有晚唐“太和丁未”款“独幽”琴。“飞泉”大约在1944年秋冬之际,被人送至地安门大街某银号作借款抵押,经人发现遂转告其友程子容。程子容名宽,为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弟子,即请平湖先生为之鉴定,管氏因以同门琴友故人旧藏之鸿宝相告,程子宏遂以重金易之归藏于其家。1979年春夏之交,程子容从家乡平陆写信给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愿意将珍藏三十余年的唐琴“飞泉”捐献国家,以后经国家文物局批转,由故宫博物院接收,并颁发奖金、奖状。
至于李伯仁得“飞泉”琴的经过,在他的《玄楼弦外录》中以《飞泉》为题,述说了约在1920年间旅居京师时,遇一壮士称其父病,出琴一、剑一求售供药饵,李赠以百金,受琴而却剑,“后以漆落不能下相.付厂肆义元斋张虎臣修理,虎臣曰,此余少时在来熏阁所见物,别来六十年矣,犹在京师耶?始为刑部某主事所藏,某不善琴,当字画张挂耳,何至入君手?余告之故……”。
在传世唐琴中,除少数有“至德丙申”、“太和丁未”4字腹款与个别后添腹款者外,其它的都不见款字,它们可能就是西蜀雷氏之作。在宋人笔记中,所记雷琴往往是墨书腹款。“飞泉”未见有腹款的记载,但在半个世纪前的《今虞琴刊》、《古琴征访录》中,还记它有一行“古吴汪昆一重修”的黑书款字,而今巳涣漫湮没,何况千年以上的墨迹?今“飞泉”与晚唐“太和丁未”款宫琴的风格相同,材用杉木,而池沼间纳音表之以桐,与雷琴的特点相同,但形制巳失去浑厚古朴之象,而代之以秀美的气质,且纳音制作所常琴无异,与《东坡志林》所述“雷氏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之说相合。因此,可以认定“飞泉”是一张晚唐雷琴。
对于唐琴两侧的项与腰内收增厚部分,要将上下之边做圆,使楞角线向中移动,缩小与其上下端侧面厚度的差距,于琴头额下亦加工成向上斜出,以减簿这几个部位的厚度,这是唐代古琴独具的特点。晚唐琴由于面板的弧度变化,面上项腰内收的厚度已不甚突出,故仅将底上两处的楞角做圆,可见唐琴的这种传统风格在不断演变。今天从琴背上项腰做圆的情形看,“飞泉”与”大圣遗音”确是相同,但就两琴的铭文看就不同了,“飞泉”的铭文中有”至人”、“哲士”及“达舒蕴志,穷运幽情”之词句,显战不是宫琴所宜有着,从这个角度来看,项腰做圆与额下斜出实为唐琴的特点。
附录:背景音乐为
[查看全文]李祥霆老先生的【离骚】
废话不多说:本期针对大部分已经学习吉他时间很长的学员,入门基础的将放到后期来说。
1.短时间强势提高:
首先,我们要明白,学习吉他是个非常枯燥的过程,吉他的演奏形式和风格,又分为很多种,再来吉他上的和声理论也属于简化和声理论,比起钢琴来,却是要复杂不少。
为你的制定一个练习计划:
1,选一本合适你的教材
2.给自己每天一个固定的练琴时间
3.多听多想,看视频(在你练习疲劳的时候,难过的时候,看一下演唱会,或者你喜欢的乐队,能让你一下亢奋起来)
4.乐理才是第一位的东西!
5.扒带才是王道!
6.自己到底有没有,达到XX速度!
------------------------------------------------------------------------------------------------------------------------------
选一本合适你的教材
相信各位撸友,有很多各种异常多的教材吧,但是往往,大家连一本都弹不完,甚至,一本书打开练上几条便也就作罢了! 这个时候从你的书堆里面找出一本合适你的,来开始学习,才是王道。
不要太急功近利,当自己的技术达不到练习上面要求的速度,自己练习就是白费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拆分乐句,拆分练习。
如何呢,当有一段2个小节的16分音符的半音阶练习时候,例如书上规定速度是160BPM
你达不到,这个时候,你就要果断的把速度降下来,从80开始,记住以8的单位递进!
88.96.104.112,这样来递进你的速度。弹奏88BPM的时候,不要因为,你的急躁,在练习还没有4分钟时,果断进入96或更高,这样不仅不会使你进步,相反会让你感觉到,快的上不去,慢的又不稳,所以我给的意见就是,例如88BPM6坚持6分钟,96BPM坚持6分钟,以此类推,大家会问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你的拍子很稳,让你的左手力量增加,右手的力量稳定。
所以某些同学,会问我在高速演奏的时候,会什么会出现,音不实,断音这样的情况!
回答是:基本功太差,解决的办法就是,每次练习,先调准音,然后打开节拍器,跟着节拍速度,从慢速到快速的进行半音阶练习和手指独立练习!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下,不开节拍器的,就不要来吐槽了。因为那是完全错误的!!
---------------------------------------------------------------------------------------------------------------------------- 给自己每天一个固定的练琴时间
各位屌丝不练琴的理由,多数是,我没时间,我要上学,上课,要谈恋爱!
甚至有撸友,一天进行8小时练习,却毫无收获(瞎练)
需要说一下如何正确的来进行练琴:
1.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计划,例如我今天4个小时来进行练琴。
第一个小时:半音阶练习,从80速度到180BPM(当然到180是个漫长的过程,180也是个衡量吉他手的标准)当然到了180BPM不以为你能演奏180BPM的音阶,也不意味着,你可以和保罗一样,但是180BPM是让你进入吉他演奏的一个门槛.....有了180BPM上楼腰不疼....睡觉不尿床了......人家看你都像吉他手了....
手指独立练习,比如 1 3指,2 4指,124指,134指等.........非常必要!
然后是,一弦上以3个指头为单位的16分音符半音阶练习,或者是以2个指头为单位的,后期以4个指头为单位的3连音练习,前8后16,前16后8。目的就是让你左手四个指头,都听你使唤!
第一个小时,我也成为热身练习,是每天必须进行的练习之一。
2.第2个小时,开始进行音阶的练习
(1)自然大小调:从c调的空弦音阶开始练,练习时请按16音符为单位演奏。空弦音阶.....sol指型音阶。
la指型音阶......以此类推........
(2)BLUES音阶......和声小调音阶......五声音阶.....都可以以上方式练习....
各位吐槽君们,你们有好好练过没???相信你们一天练琴时间不过半小时吧?哈哈,所以不可能弹好!
常规音阶练完后,我们需要开始一个弦3个音为单位的自然大小调音阶练习.....
还是老办法,先16分,3连音,切分等...............记住一开始觉得自己手指不舒服,请调到慢速来练习,其实76BPM-----120BPM练习时最能锻炼手指的。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当你轻松,音阶能到180以上了,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已经可以和小林信一去彪琴了,哈哈。他可能还不如你呢。
-----------------------------------------------------------------------------------------------------------------------------
第3个小时,请练习乐句,因为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乐句,你才能演奏自己的乐句.......
学习乐句,请先听,书里带的MP3的示范,多听几遍,然后看谱,切记!!!!!!一定不能把节奏弹错!
当你把乐句,弹上200遍以上不会错了!那么请进行下一步.......
假设乐句是4个小节都是16分的......那么请你把节奏变化掉,可以任意,改成3连音....改成切分,音还是用原来的乐句的音,但是节奏一变,哈哈哈,是不是感觉有点自己的味道了?
也可以把他的音换掉,用原来的他的节奏型....
好那么都没问题了......我们就又开始折腾自己,把这个学会的乐句,翻倍的弹,例如原速是80,你可以跳到160BPM,以此类推。
甚至全把乐句改成点弦的演奏,都可以.....
----------------------------------------------------------------------------------------------------------------------------
第4个小时,请扒带(什么叫扒带,自己百度去)
一开始,选些简单的歌,来进行扒带,例如,各种流行歌,小朋克.......推荐大家一开始可以扒点朋克....
非常简单....的,只有多扒带,才能更好的学习。(无法扒带的童鞋们,这个之后,会详细有说明滴)
----------------------------------------------------------------------------------------------------------------------------
有些吐槽党的又开始牢骚了,我一天哪有4小时啊!!!!!我顶多一个小时#7140!#6989!
咳咳,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你真没有4个小时,你可以进行2小时计划.....还是一样,基本功和音阶
如果你只有一个小时,那么请你基本功+音阶,一样半小时......也可以基本功+乐句.....看个人的需求了.....
咳咳,乐理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他是整个音乐的游戏规则,不明白的话,这个游戏就打不好,甚至不会打,所以这个东西,请各位童鞋可以找个乐理老师上上课.........
自学的话....基本没几个人能搞懂(好吧,吐槽君........您要说你是自学的吧?一猜就知道,2种人,如果你真是自学的,那么我打心里的佩服,至少让我感觉这几天大学是白上了....第2种人,就别怪我往你脸上吐口水了,装啥不好要装......X......。#7043!
帖子写的不好,但是我尽力了,大家凑合的看下吧.......
最后附上年轻时候做的一些东西卖弄一下...... http://site.douban.com/wsz/
图片贴不上,不然自爆一张照片......有码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