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5-9-26 15:14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AA厨 于 2015-9-28 13:53 编辑
刚好最近特别想找小时候看过的书,然而可能是因为没用心,还没找到。
有印象的时候,我看的是我爹以前看过的书,在我没印象的时候,似乎我爹有很多书,但是我有印象的时候,除了看到仅存的几本书上面有我奇奇怪怪的涂鸦,其他书都不见了,大概是搬家的时候顺便就落下了?!
印象中字还没大认识的时候,第一本读的是《横刀立马》但愿是这本书,但是我死活没找到,然后紧接着的是一本广播剧本,还挺好玩儿的,看到里面的涂涂画画我很无奈,然后是茅盾先生翻译的《三个火枪手》,这本被我更小的时候撕扯掉了几页,虽然对那个没有认全字的小孩来说,没大影响,但是后来重温的时候,特别想穿越回去制止那双魔爪,我记得他们四人分别的时候,自己特别特别伤心,觉得达特安(我现在都只记得茅盾先生翻译的人名就是这么神奇的‘达特安’!后来再看其他译本,非常难以适应,达达尼昂?瞬间就软化了!)太可怜了,又变成了孤身一人,但是就想,如果最后都要分别的,还不如当初没有那些经历呢。看我小时候,完全就不知道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事物啊啊啊。
小时候觉得看书特别有意思,等到小学到一半,字认得差不多了,就看我哥哥中学的课外书,我哥喜欢买书,也很爱惜书本,每本书翻开来首页都很清秀地写着何时买于何地,我当时想效仿,可是字太丑,后来就开始了练字,可惜我一直只练正楷,至今一认真写字依旧是正楷的痕迹。额唔,扯远了。
我从哥哥地方顺了几本书,我猜那个时候我挺小的,所以他大人有大量没戳穿我。
一本是《野性的呼唤》,没多大印象了,里面包含着两个故事,另一个是《海狼》,我一直记着海狼拉尔森,至今很奇怪从小开始的关注点;一本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完以后心里特别难受,却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这些看书的经历,导致至今我对大海没有什么好感。
读小学大概是风水岭,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学手风琴,家里开始给我做规矩了,什么闲书啊都不能看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模模糊糊有了正经书和闲书的印象,但是小孩嘛,越是不让看越会是去看。学手风琴以后,我本来特别多的时间就变少了,然后我就每练一小时去卫生间呆半小时,顺手抓上一两本书,管它看不看得懂,它都能把我从火海中救出来。
小学以后正经书看得多点,四大名著啊,包括从我哥地方顺来的成语典故啊,哥哥送的唐诗三百首啊之类的。
我觉得,小的时候不能过早地接触一些世界观大的文字,极端的是有一本介绍世界上的各种灵异事件的,有图片,黑白的,有文字,我看得吓得不得了,秋天太阳底下一直到太阳下山,等我完全看不清字的时候抬头一看,周围昏昏暗暗的,但是似乎特别空旷,好像我要被大地吸进去了一样,现在回忆都觉得特别可怕。
我去手风琴同学家里玩儿,她家父母都是老师,我记得妈妈是哪所学校的老师,家里已经安了电脑,但是我对那一书柜的书垂涎不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是在她家看完的,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童话。
可是,大概是受以前看的书的影响,每次看到“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就会特别替他们难过,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多精彩终于在一起了,以后他们的生活就不会有这样的精彩,他们怎么能称得上幸福呢?对我来说,这样的结局简直是最糟糕的,如果他们一起开始了更惊险的旅途,那肯定会更好吧?不过现在反倒觉得,在一起了只是个开始,前面的千辛万苦只是份开胃菜,他们将来能够平平静静地永远在一起才是最难得最好的,也许将来会遇到更糟糕的事,但是再糟糕也糟糕不过两颗心越来越远。衷心希望在一起时候的两颗心的距离能够保持并趋向越来越近。。。。【额,所以对我来说这种所谓的BE更加延后了?!
然后记忆就到了每年节假日,爸妈每次都是把我放到新华书店里面去过他俩的二人世界,新江厦里有一层楼的书店,现在规模变小了,但是当时真的超级厉害,我每次都能待上一整天,然后爸妈来领的时候央求他们给我买上几本书。【到了现在才发现,书真的好贵!!!
初中毕业的时候,从班主任地方借了几本书,班主任给挑的,《飘》《复活》,和拿到当晚通宵看完的《围城》,大概是我第一次通宵,这个给我的将来至今都带来了很不好的开头。
高中的时候,细致的同桌发现我特别容易完全沉浸到看书里面,无论那是多无聊的理科书本,而她同时发现,我看书的时候越是专心,手上越有小动作,额,但愿不是什么特别糟糕的习惯。
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把书当礼物送我(真·壕),《了不起的盖茨比》、《双城记》、《小妇人》,还有几本看了貌似也没什么印象了。
工作以后,第一家单位里面有个小书架,可以借各式各样的书,但是要按时归还。一次我有点发烧,请假在家,没有食欲,空着肚子坐在床上看了一天的《荆棘鸟》,还借过很多其他的书,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本了。
再到现在,买了几册新星出版社的书本,嗯,就是这样。【我好像越走越远了……
读书带给我了什么,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从有印象的第一次看书,到完全被学业拖住听话地不再看闲书,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上瘾的事情,只要一有空,没书可看就让我浑身难受,挠心挠肺地难受,一看到书就能扑上去。
以前没有什么多的娱乐活动,那样的生活,真好。
对现在的我来说,那就像是别人的故事一样,乐观地想:我一个人过了几个人的人生呢,真棒啊。
小伙伴也一起玩耍吧愉快蹦到国庆节!@Alaudi @张黎野 @范叉叉_鱼雪鱼 @喵呜嗷呜 @亦璇纭繇 @寂寞琉璃苣
[查看全文]
看书啊....好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吧。我觉得大概是好奇。
小时候看格林童话很多字不认识,家里人也很忙,就自己翻字典一个个查,到后来就认识了很多,这种感觉很新奇,在别人还在父母的帮助下才开始读懂一个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翻了这些书好几遍了。再后来大一点就和老妈出门逛街,可是我总是走到一半特别累了,就跑到旁边的新华书店休息,看看书,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妈逛街我在书店看书,饿了就去旁边的沃尔玛啥的买点吃的hhhhh,再之后就是初中办了借书证,图书馆的二楼的书基本被我看完了,三楼似乎是杂志和四大名著啥的,可惜图书馆因为翻修什么到现在都没开放.......
好像不知不觉就看了很多吧。主要原因就是好奇,好奇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再后来是发现里面会包含很多故事,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各色人生似乎都在你的面前展开,你知道了这里有这样一个人,那里还有那样一个人。你看到了曾弯过大弓驯服烈马的少年变得面目全非的样子,你也看到了铁血铮铮的老秦人。知道真实不一定是看到的那样,不一定是听到的那样,轻松的背后有哭泣,哭泣的背后也有轻松。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主角,就是不同的故事或是人生。
像万花筒一样。世界这样大。
我看的书很杂,特别杂,天文的物理的言情耽美什么的网络小说经济的历史的....只要是不了解的就会忍不住想去看(虽然有些书看了没看懂......)一遍又一遍。
至于带来了什么的....应该是自己的一套观念吧。现实中自己的经历其实挺单调挺少的,没发生什么具有重大冲击性导致自己三观什么从此受到重大影响的....所以基本上自己的三观什么的都是被书影响的吧。比如说对我好的就是好人(虽然被很多人吐槽说什么很幼稚很孩子气)比如说自己现在挺独立的性格.....
但是我想,也不全是好事吧。有些观念或者故事接触太早,以至于自己其实过早失去了些同龄人该有的天真恣意以及潇洒,这是我遗憾的地方。因为那些,也是人生里独一无二的经历。
不过到现在,我还是挺喜欢现在的自己的,虽然现在这个,并不是最好的自己。但是没关系,她还在路上,在慢慢地走过来。
我还是很庆幸,庆幸着自己看了那些书,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够看很多别的书。
无论如何,何其有幸,能够遇到你们。
[查看全文]
看书 很多的时候 其实并没有什么目的 想看了 那就去看 文学本身是很自由的 你可以选择杰作也可以去看一些 纸醉金迷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真的没有设么区别有的人能从纸醉金迷里看出这个社会有人从杰作之中却只能看出纸醉金迷我对什么书都没什么偏见 我们的必修一里一篇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我们任性的班主任说她不喜欢这篇文章 我看完之后倒是没有多大的感觉 喜欢也好 不喜欢也罢 文章本身只是传递了思想流传了故事罢了 它只是信息的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阅读本身 我想 就是一个不断了解别人的想法充实自己的思想的一个过程不论有些观点、观念你是否接受你认同并且接受某种观点 那这个也就是你的观点不接受 同样没有什么错思想如同一棵树你认同的思想如同无机物你吸收并且将它化作自己的一部分你不认同的观点好若有机物你同样可以把他分解之后来充实你这些有机物也许还会给你带来意外之喜你所厌恶的那些而那些不好的思想好似二氧化硫之类的可能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读书大概有一部分也是这样无论是有益的、有害的在对照、反思中提高自己好似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平凡之中自有真理所在[查看全文]
读书么?其实我读书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放松,从小压力很大,无论是来自生活的还是家庭,学习的,所以需要一个没有自己,可以看看别人的幸与不幸的地方,所以就选择了看看书中人的生活,而且,大部分的他们结局都是幸福的,这样的话,会由衷地替他们感到幸福,为他们而感动,为他们而哭泣。
害怕的时候看书,会忘记害怕的事情,难过的时候看到别人难过,会释放出来,看到别人开心,自己也会跟着开心起来。
从小很难认真投入的干一件事情,唯一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就是看书了,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会因为过于投入而被老师家长抓到看学习以外的书23333,会看到忘记自我,去体会他人的幸运,以为是自己变强了。
能够看出来自己欣赏怎样的人,然后让自己朝着那个方向去发展自我。
为书中人物所惊叹,然后取长补短,学习觉得炫酷的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
这就是我几乎贯穿目前人生的阅读之路的存在的理由。
[查看全文]
本帖最后由 腹黑小傲娇 于 2015-9-26 22:49 编辑
我大概是从小就喜欢看书吧
恩 我是discovery泡大的 小时候麻麻会订探索发现和国家地理 还有少年哥白尼给我
因为我麻麻比较希望我像男孩子一样 所以我的童年是和我哥一起看这些女孩子一般不会感兴趣的杂志长大的
我小时候超级爱看考古啊 所以探索发现的埃及篇几乎被我翻烂了
每次读图坦卡蒙的诅咒啊都超级喜欢 好想化身探险家去埃及金字塔里考古
然后幻想木乃伊会复活 @@15!!好刺激
长大点到初中就喜欢去买5块一本的鬼故事杂志书 班级里大家人手一本换着看
后来我们上作文课偷看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没骂我们 竟然把作文题目改成了鬼故事 于是我们那堂课写了鬼故事 由于我脑洞比较大 写的比较好 还被老师叫着上台演讲了 虽然时间过了很久 不记得我到底写了什么
然而初二的时候不知道什么风 班级里一股脑的流行起言情小说 啊 大概就是一阵韩风 狼的诱惑
我反正是看了几本就觉得没意思了 从小对玛丽苏无感 恩 后来我也莫名其妙跑去学校图书馆 平均一天两本的速度看都市言情
注意 是都市言情 和那种弱智的玛丽苏不一样
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那个时期是我第一次接触那种很开放的生活态度
由于我家教育比较保守 所以基本不会有什么性教育的强调 于是我是从那些书学会了都市女性对待性生活的态度以及理性的对待情感
那些书真的很理性 全部都是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感情生活 直面生活 直面社会的残酷 于是 基本上都是一种很悲伤的基调
第一本小说告诉了我 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 相爱并不意味合适生活
第二本小说告诉我 不是第一次睡过的人都会走到最后
第三本小说告诉我 如果爱了就放手爱 青春只一次 你可以悲痛悲伤 但是不能遗憾
后面的小说看的越来越多 我已经不太能记得当初给我感悟的书的名字了
初三的时候 开始看网络小说
鬼吹灯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看的 是不是比较符合我的性格 抱着笔记本看到凌晨 然后不敢睡觉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也是那个时候
对 也有 兽血沸腾 @@6!! 极品家丁@@6!! 天 仔细回想我都看了什么@@18!!
恩 初二暑假的时候看了很多书 喜欢上韩寒也是那个时候 由于我家姑伯是卖旧书的 于是我没事去他家坐坐就开始看书
那一本《三重门》是红色包装的 看完之后就有点受不了了 于是开学后自己又看了很多
由于我上学的时候喜欢看老师推荐的散文小说类 于是有点爱围城 看了三重门总觉得有点相似【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家是郁达夫@@11!!
我是到看到《一座城池》的时候才真正爱上韩寒的文字 那种黑色幽默完全没有抵抗力
【所以由于之前的代写事件 我真的很讨厌方舟子这个人@@19!!
高中的时候 又一次无意间翻了泰戈尔的诗 于是爱上《飞鸟集》
高中的时候是自己中二病延期发作 突然开始装逼走文艺风格 于是还恶补了张爱玲
结果发现并不如我喜欢的郁达夫【纯个人感觉 没有恶意@@34!!
穿越文流行那一会 我真的不看书 有名的小说完全不知道
大概高一的时候 坏蛋是怎样练成的2 出来了 花了半个月看完了 【我真的很喜欢坏蛋系列@@9!! 恩 我是不是比较男孩子
有段时间 突然想回顾卫斯理系列 由于学校离南京图书馆很近 于是经常去借书看 化学课上看还被老师骂过一回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经常去借点杂书看的 具体借了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不过 天下霸唱的死亡循环是那个时候看完的
后来忙着高考就没怎么看书了
当然上了大学就更不怎么看书了【虽然还是看了岳父的1988@@5!!
于是前段时间毕业了 无意间去了趟书店 转了一圈 还是买了几本回家陶冶情操
张嘉佳的《让我留在你身边》 感觉是一本很温暖的书
观后感什么的我就不写了 每个人的想法应该都不一样吧
反正对我来说 暖心书籍就是用来慰劳自己的 不是看的太认真 @@1!!
感觉差不多了 就写到这里了
感觉蛮前排的 发现自己写了好多 hhhh
来个助攻吧[fold=这里是助攻]@肠子哥哥w @ZeRy @米落 @奔跑的死宅狗 @黑羽暝 @陌语 @淡藤 @Takamakuu @查询用户名 @LadyLotus @Chobits-ki @ararat-tempest [/fol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