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蛰
今天真的不是4月1日?Google 要关闭 Google Reader。。。
展开Biu

2005 年推出的 Google Reader 将在今年 7 月 1 号正式关闭。

【今天真的是3月14日,而不是4月1日吗?】

【除了各种屏蔽词,我说不出来更多。。。。。】

【我在Mac上买的第一个APP就是reeder,专门用来阅读 Google Reader的订阅文章】

【看来必须要重新拾起“范腔”技能了,长期以来得意于Google Reader订阅浏览,各种“范腔”软件已经N久未更新】

相关新闻传送门:

Google Reader,遗憾;个性化阅读?扯淡!

我们是达到了多高的文明程度,能够普遍将阅读文章变成下里巴人的“娱乐”?我们又是懒到什么程度,选择放弃自主的阅读?

Google Reader 关闭,各路 RSS 订阅服务风生水起

Reeder 急急忙忙地发了推特,告知广大消费者:“我们不会跟 Google Reader 一起死的。”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钱算是没白花。不过,更多用户还是想留住 Google Reader。推特上,网友 @muzuiget 就认为:

Google Reader 官方博客博文:按下关闭按钮

为表示最强烈的抗议,谷奥拒绝更新Google Reader以外新闻内容48小时!(我居然还在梦想着48小时里马上能看到Google回心转意的新闻,我真是贱啊!)

[查看全文]
世界之上
WordPress 3.4.2已经可以下载
展开Biu

作为全球最流行的博客程序,WordPress受到了很多建独立博客朋友的追捧,由于其的易用性,WordPress并不局限于博客,很多朋友将其用于 SNS、CMS、电子商务,企业站点等.在WordPress3.4下载了近1500万次后,WordPress 3.4.2现在可以下载了,该版本是一个安全修复版本。

此次的修复主要内容如下:

修复旧浏览器在后台管理区域的若干问题

修复某些情况下主题不能正确预览,或者缩略图不能正确显示的情况

提升插件兼容性

解决在某些固定链接结构下的翻页问题

禁止不当大小的顶部图片上传

避免某些引用通告和最近引用嵌入错误。

3.4.2版本还修复了一些安全问题和做了些安全加固,该缺陷存在特权提升bug。

下载:WordPress 3.4.2

[查看全文]
神的指纹
死亡游戏的大败局:诺基亚的惯性失败论
展开Biu

死亡与失败,有时候是会有惯性,甚至会相互传染 -- 先哲

微软和诺基亚就像是一对难兄难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眼睁睁地看着竞争对手超过自己,落寞地在输家的位置上踽踽独行。

iOS和Android已经占据了超过九成的移动智能手机市场,App Store和Google Play里的应用数量超过60万,这是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率甚至连RIM都比不过的Windows Phone可望而不可即的。

如果说家底敦厚的微软因为Windows Phone而受了些伤的话,那么诺基亚则足以称得上已经处于病入膏肓的状态。

在最巅峰的1999年,公司市值超过2700亿美元,然而在iPhone推出的5年内,诺基亚的市值却缩水了近九成,现在仅仅只有100多亿,维持了14年的世界第一手机厂商宝座也在今年拱手让给三星。连续亏损、Lumia手机遭微软抛弃叛无法升级到Windows Phone 8、全球范围内的关闭工厂裁员等一系列新闻将失败者的标签牢牢贴在了诺基亚身上。

放弃了Symbian、Meego和Android,毅然决然地选择Windows Phone阵营的那一刻起,选择和微软而不是Google结盟的那一刻起,诺基亚就再也没有多余的退路,它选择一场将自己全副身家性命都押注的生死游戏。

然而,今晚的发布会却让我们看到诺基亚的这些心血似乎都统统付诸东流了,在之前连续遭到微软两次背叛之后,大家还对它有些同情,但是,看完这场发布会之后,我们只能说,诺基亚今天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自作孽,不可活,话虽然有些重,但是用在诺基亚身上,却完全是实至名归,它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在Lumia 920身上,我们看到有诺基亚自己的地图,4.5寸的屏幕,有利用Pure View技术的1400万像素摄像头,有搭载City Lens技术的增强现实应用,有无线充电技术、各种人性化的功能和体验以及最重要Windows Phone 8系统。

乍看起来的确不错,第二眼看上去,仍然仅仅是不错的感觉。这就是诺基亚目前最大的问题和弊病,做的不错,得过且过,可就是没有任何惊喜。

没有惊喜,没有冲击,没有革新,如今的诺基亚已经成了这样的三无公司,成了一家庸庸碌碌而没有灵魂的公司。

诺基亚,你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半截身子埋进黄土里的处于重症末期的病人了,你需要的不是不温不火,你需要的不是观察治疗。要么接受成功率只有一半的手术去放手一搏,要么就在沉默和安静中等待死亡。

然而,我们现在只看到了一个畏畏缩缩不知进取,丧失破釜沉舟勇气并且还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慢慢等着安乐死的诺基亚。

这不是现在的诺基亚可以去做敢去做的,苹果可以保守,三星可以保守,索尼可以保守但全世界现在唯有诺基亚完全没有任何保守的资格和理由。

我之前还对诺基亚抱有信心,我相信它会重新崛起。但是,诺基亚用这场发布会狠狠地扇了我的脸,我只是一个人,对诺基亚来说无足轻重。但是,诺基亚,你知道你今夜的所作所为伤了多少老用户的心,吓退了多少新用户吗?

一个连在最危急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都使不上劲的诺基亚,如何应对在智能手机市场呼风唤雨的苹果和Android?

一个连Android因为三星败诉而受影响这样史无前例的大好机会都不能抓住,仅仅推出一款毫无新鲜感产品还自鸣得意的诺基亚,如何能够在之后的竞争中立足?

一个除了提供一些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被大家猜得八九不离十的功能和体验的诺基亚,如何让市场、用户和开发者对它未来的发展抱有信心?

最后,我们不得不说,诺基亚,对不起,这场游戏,你已经输掉了,比这更糟的是,你现在输掉的是你唯一同时也是最后的机会。

[查看全文]
little馒
苹果试水社交电子商务,传洽购Pinterest竞争对手Fancy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little馒 于 2012-8-5 13:42 编辑

当外界惊叹于Pinterest爆炸式增长,热烈讨论Pinterest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之时。Pinterest的竞争对手Fancy已经抢

先一步,正在向社交电子商务转型:用户可直接在站内购买图中的商品(先开始赚钱的才是正路啊噗←太市侩)而据Business

Insider消息,苹果正在洽谈收购Fancy。(苹果你动作要不要那么快啊#7077!)

Fancy是一个照片采集类服务,允许用户发布、转贴、喜欢(即“fancy”)和分享有趣的图片

(反正就是跟蘑菇街那一类差不多,不过蘑菇街都卖身给淘宝了#7096!,听说美丽说也有想跟企鹅合作呐,不过后来又不承认)

因此,Fancy常常和Pinterest一起被归于同一类型的服务。但与Pinterest不同的是,Fancy上男性是用户主力,比例占到

了60%。而Pinterest上女性占据了半边天,主要是家庭主妇、设计师、艺术家、时尚爱好者的乐土。在内容上,Fancy

以Fab网站上的男士精品、高品味时装异域风景居多。

如今,Fancy已经转向社会化电子商务,其早先的做法是和入驻站内的商家合作,给喜欢了商家某一产品图片的用户少量发放优惠码。

而现在,用户可以直接在Fancy内购买那些喜欢的图片中所展示的商品

Fancy对入驻商家发布商品图片会有一个简单的审核,规则是“先到者先得”,最先认领一篇图片发布内容的商家可以出售此图中的商品。

它最近还和本地任务对接平台Zaarly合作推出DIY服务,让Fancy用户通过Zaarly获得自己想要定制的产品(个性化产品现在很hit呐#7009!)

现在的Fancy只有20人,今年秋季以估值1亿美元募集了1000万美元,由法国奢侈品巨头PPR领投。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 Jack Dorsey与Facebook联合创始人Chris Hughes都是Fancy的董事会成员,知名投资人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也是其投资人。

目前还不确定这起交易是否会发生,但今年早些时候,苹果CEO Cook与Fancy CEO Joe Einhorn在太阳谷峰会上进行了会见。会见之后,平时并不热衷于参与社交媒体的Cook,也在Fancy上进行了注册。

如今,苹果在iTunes应用商店里已经拥有4亿个信用卡账户,如果能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激活它们,那么苹果将在飞速发展的电

子商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空间巨大。

来源:36氪

馒仔乱评:大家都想在电商插一脚,苹果也不例外呐( *´艸`*)

[查看全文]
李子源
库克:我们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已经渗透敌内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little馒 于 2012-8-4 21:37 编辑

~36@

[查看全文]
hcl
微软证实在Win 8中弃用“Metro”品牌
展开Biu

北京时间8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当地时间周五证实,该公司将弃用“Metro”。过去一年多来,微软一直使用“Metro”描述Windows 8和Windows RT中的新环境和应用。

微软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在多款产品开发期间,我们将‘Metro’用作一个代号。随着产品发布日期日趋临近,沟通对象由业界转向普通消费者,我们将使用商品名称。”

科技博客网站The Verge周四报道称,微软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向员工解释称,弃用“Metro”的原因是,“与一家重要的欧洲合作伙伴的谈判”。这家合作伙伴迫使微软“停止使用”Metro品牌。

微软备忘录称,将于本周推出替换“Metro”的标识,这意味着微软将于周五、周六披露新标识。在披露新标识前,微软员工将使用“Windows 8 style UI”(Windows 8风格用户界面)一词。

昨天有网络媒体报道称,微软已经向第三方开发者发出类似的公函。

市场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摩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今天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这对微软而言并非什么大事,更多的是难堪,不会对微软的产品发布计划产生影响。”

微软一直使用“Metro”描述Windows 8和Windows RT中的多个元素。周五,在微软网站上搜索不到“Windows 8 style UI”,但“Metro”和“Metro style”(Metro风格)却随处可见。

如果微软的计划是仅将“Metro”用作一个代号,微软在与开发者、用户和媒体沟通方面做得不够好。

微软Windows和Windows Live部门掌门史蒂芬·辛诺夫斯基(Stephen Sinofsky)去年8月31日在Building Windows 8博客上首次发表与新界面有关的博文时,14次使用了“Metro”一词。辛诺夫斯基从未提及“Metro”只是一个代号,或者加上引号,表明它可能只是一个占位符。

摩尔海德说,这是一个重大失误,“我认为,要使‘Metro’在业界被遗忘需要至少数年时间”。

数家媒体报道称,德国零售商Metro AG是促使微软弃用“Metro”的“罪魁祸首”。Metro AG发言人拒绝就此置评,称“我们不会对市场传言发表评论”。

微软表示,弃用“Metro”不是诉讼的结果,但没有披露是否受到与商标和版权有关的诉讼威胁。微软发言人也拒绝披露内部备忘录中提到的“重要的微软合作伙伴”的名字。

摩尔海德表示,弃用Metro品牌将有助于微软强化其优势——Windows品牌,“任何宣传Metro品牌的努力都会削弱Windows品牌。对于微软而言幸运的是,它提高了‘Windows用户界面’的知名度,让用户更熟悉‘Windows用户界面’”。

摩尔海德称,Windows品牌的价值会受到影响,因为“Metro”可能很难被“遗忘”。

来自techweb

[查看全文]
蒙找找
免费产品经济时代,钱从哪里来?
展开Biu

编者按:本文作者Shane Snow是一名科技作者兼Contently公司联合创始人。

创建一门新技术从来没有比今天更便宜,也更快了。

根据摩尔定律,提高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成本会稳步降低,而速度却会越来越快。技术的快速创新也导致了技术定价的新规则逐渐浮出水面,即便是那些刚刚推出的全新产品,价格也都降了下来。我把这种新规则命名为:“免费产品经济定律”,如下:

假如市面上的一款产品能够找到除直接销售以外的其他盈利模式,那么最终会出现一个免费的,可跟那个产品媲美的新版本。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常有发生

报纸早期的时候,还是要花掉消费者一些钱的。但是后来,报纸最终找到了一种不仅可以赚钱,也可以扩大传播度的新方法:广告。从那以后,我们买报纸或者杂志的钱就只占到报纸实际成本的很小一部分。

除了报纸跟内容经历了上述的转变以外,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高速网络。随着高速网络的拓展,一些最基本,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软件,比如说email,很快就变成免费的了。今天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在个人消费领域,还是在企业市场,都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向免费看齐,而且这个趋势还在提速。

之所以可以免费,是因为网络效应

投资人会给那些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公司先投钱,让他们去积累大量的用户基础,这种做法现在在创业公司当中都已经成为了被嘲弄的陈词滥调:诸如Foursquare, Twitter和 Facebook这样的大型网络平台在好几年里都一直赤字运营,直到他们的用户数达到某个临界点以后,盈利模式才逐渐被打开。

但是,网络效应确实有它的好处。它可以允许服务的提供者将多个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以进一步巩固用户,为竞争者筑起竞争壁垒。Google就很擅长做这件事:Google Docs, Gmail, Gcal和它的很多产品都把人们圈在了Google自己的生态圈内,而最后收拾上面的免费模式残局的,是Google的搜索广告和它背后的强大收入。

还有一个例子,个人手工艺品交易网站Etsy就允许用户免费创建他们的电子商务网页,而其他网站的该类服务通常都是收费的。那Etsy 的钱从哪里来?答案当然是,当消费者购买围巾或者胡子外形的iPhone外壳时,Etsy就可以向商家收取交易费。不过,它的软件绝对是免费的。

这事还发生在企业

最近的技术创新还引发了关于“企业市场消费者化”(consumer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这一概念的讨论。很多的企业软件都逐渐被那些轻量的,易于使用的,基于云端的,比如像Yammer这样的软件所取代。这种趋势的一个核心也是“免费增值”的定价模式。也就是说,很多软件都会提供功能有限的免费版,然后它们的客户仅仅会因为享受更高级的功能,或者数据托管服务而付费。

而随着app开发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大公司也在推出越来越好的企业软件版本:这些版本功能越来越多,产品的免费力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好几种盈利模式是可行的

为了提供免费产品,对公司来说,它们必须借助新的赚钱模式。即便是开源软件,它们也需要通过个人或企业捐助拿到钱。目前,在产品免费的前提下,在开发者中比较常用的赚钱模式有以下几种:

  • 广告和赞助:一般做内容和做网络平台的都是通过这个方式赚钱,当然很多其他的产品也是这样。想想Twitter, Pandora, Words With Friends还有你现在浏览的网站。在很多情况下,公司都会向消费者提供付费版本,这些付费版本中没有广告。但是假如用户愿意,他们完全不用付钱就可以享受服务(当然也要忍受广告)。
  • 提供主机和存储:对很多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来说,用户都不需要为功能花钱,但是他们需要为带宽,磁盘空间等等付钱。以Wordpress为例,它的产品是免费的,但是它每月会向那些将自己的博客放在它的服务器上,有自己的自定义域名的博客主收取几美元。而那些按照人头来付费的企业产品,比如说Salesforce和 Mailchimp,则是根据数据存储和服务器使用时间,而并非它们本身的工具来收费的。
  • 交易处理:像Etsy和PayPal这样的产品,在交易市场中往往会提供免费工具,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它们服务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可以很轻松地通过交易收费。这种模式甚至被用到了实物上:Square就把它的信用卡刷卡器免费提供给用户,以扩大它的用户基数,然后通过经由它的庞大交易额收费。
  • 服务:假如人们可以享受到走红地毯般的待遇,他们也还是愿意付钱的。免费的产品通常通过为用户提供付费的“向上销售”服务来拉动消费。举个例子,尽管app本身是免费的,开源的程序开发者通常会通过技术支持向客户收费。
  • 交叉销售或者“向上销售”其他产品:一般很多公司都会提供一个功能基础的免费产品,然后诱使潜在用户去购买他们盈利更大的付费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免费增值模式。在产品链条的顶端是那些不能通过其他手段谋利的产品,而链条下面的产品都会变成免费的,以支持上面的付费产品(直到有其他人找到一种方法让付费产品也变成免费的)。
  • 为用户提供捷径:这个方法的意思是,为用户免费提供应用,但是假如他们想要作弊或者插队,他们就需要付费。诸如FarmVille(类似开心农场)这样的社交游戏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有趣案例:应用内支付变成了用户规避耐心的好方法。事实上,在2011年的Open Mobile峰会上,FarmVille的移动总监称他们90%的游戏收入来自应用内支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那些需要付费的app或者游戏在质量,独特性或者品牌上面就输给那些功能免费,通过其他手段赚钱的产品。但是,正是因为免费模式的存在,整个行业的经济面貌都在快速改变。

我自己的案例

对互联网创业者来说,免费产品竞技定律听起来似乎是个坏消息,但是好消息是,假如你把你的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跟向用户收费相比,你可能为自己释放了更大的盈利空间。这一点看上去很矛盾,但Wordpress, Dropbox, Evernote, Aviary, Desk.com还有很多不计其数的每日应用都是通过将核心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而大规模成长的。

在我自己的公司Contently,我们的核心业务就是一个联通记者和内容发行方的市场。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创建了自己理想的软件工具:一个基于云端的编辑部管理自由撰稿人和编辑的工作流程系统。

有很多公司都会出售相似的工具,而且他们也都是按照人头付费。很自然,我们喜欢自己的工具多于喜欢他们的工具,所以我们一开始是想将我们的产品卖得比他们还贵。但是,我们随后意识到有一天可能会有人推出一个免费版本。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这款精良的产品,我们赶在这个人出现之前,大方开发了我们的平台。

人们通常愿意为一款免费的产品做很多事情,他们愿意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反馈提供给你,而且他们通常也愿意接受你的一个向上销售的推销(在我们的案例中,这个向上销售是指面向大的媒体公司和机构的支付方案和VIP服务)。事实上,自从发布免费的Contently平台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财富500强公司和大型媒体公司向我们的支付方案抛来橄榄枝。

说到底,就是某些人会在某一天推出一个你产品的免费版。这个免费版可能在某些功能上不如你的那个版本,但是这并不重要。而且,用户的呼声越高,这事发生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假如这事迟早要发生,你还不如主动出击。

via FC

http://www.36kr.com/p/142109.html

[查看全文]
李子源
WP8:多任务界面的任务数从5个增加到了7个
展开Biu

看起来微软正在用WP8回应所有WP7使用者的抱怨。据WParea.de的最新消息,在WP8中,微软将多任务界面的任务数从5个增加到了7个,这就意 味着用户们可以更快捷的切换更多的应用程序。显然,下一步我们将对是否提高分配给模拟器的RAM数量拭目以待,这意味着将增加允许快速开关的应用程序。 WP8是买512MB设备还是买1GB设备,就看模拟器的RAM数量分配了。

[mw_shl_code=applescript,true]<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M0MTk1ODcy/v.swf"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mw_shl_code]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