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仲夏夜的小磊 于 2013-2-7 11:04 编辑
#9t
好吧,关于这个希腊老头其实还是有些话可以说的,但是丫对于音乐的最大贡献也就是这个音差的。
确切的值为(3/2)的12次方/ 2的7 次方≈1.01364326477
那么这个值有啥意义,又是怎么得出来的捏?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弹过吉他的人都可以发现,品与品之间的间距越往下越小。其实究其原因是一个弦长的比例问题。一般来说,五度之间的弦长为3:2
比如说do 这个音的长度比上sol这个音的长度的比大约就是3:2。而八度之间的比为2:1。也就是弦长短一般,音高一个八度。
那么毕达老头就做了这么个实验。他拿了一跟足够长的弦。根据五度相生关系3:2的比例缩短12次,
C-G-D-A-E-B-#F-#C-#G-#D-#A-#E(F)-C
但这个音,已经爬高了7个八度。于是,他再按照2:1的关系把弦延长一倍7次。
奇怪的是原本应该回到最初的C音的弦,却比原来短了一点。而两者之间的差,就被称为毕达哥拉斯音差。
~~~~~~~~~~~~~~~~~~~~~~~~分割线君乱入~~~~~~~~~~~~~~~~~~~~~~~~~~~~~~~
好吧,这个老头做了个神奇的实验- -但是这有啥意义呢??#19t
其实,我们现在绝大部分的音乐都是建立在十二平均律这个音律的基础上的。但事实上,世界上最长用的音律有3种。其余两种为纯律以及毕达哥拉斯音律(五度相生律)
但事实上,毕达哥拉斯音律和十二平均律在共鸣的悦耳度上都是有缺陷的。举个例子,C的大三和弦中,如果可以将三音E降低一点,会得到更加悦耳的音响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声“放光了”。而调整的度,就是毕达哥拉斯老头所得出来的这个误差。
现在,在演奏中调整毕达哥拉斯音差来使得演奏更为悦耳已经是演奏家的基本功,尤其在重奏,合奏中更为重要。残念的是,我朝大多数的乐团乐队都没有这样一种技巧。所以我朝至今都没有能够称为世界一流的乐团出现。
该贴已经同步到 仲夏夜的小磊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