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游戏性来看,3DS 非但不差,反倒可以说是非常出色。这个平台的最大亮点自然是 3D,在这一点上任天堂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任天堂所用的裸眼 3D 显示屏通过光栅向左右两侧投射出不同的画面,双眼接收到不同画面后即可合成 3D 图像。这和我们在现实中观察事物的原理完全相同,是真正的 3D 画面。
不用带眼镜是 3DS 最讨人喜欢的地方。可能是需要两副眼镜的缘故,每次在电影院看 3D 电影超过两小时,我的眼睛就不太舒服。哪怕是看高亮度的双机投影和 IMAX 3D 也都有此问题,并且 3D 眼镜镜片边缘的图象也不会太清晰。用任天堂 3DS 却无此问题,哪怕玩上三小时也不会有任何不适,并且它能保证屏幕中出现的内容完全清晰。
3D 对游戏的帮助毋庸置疑。街霸 4 这样的格斗游戏用上了 3D 视角之后栩栩如生,搭配偏卡通的风格,让人完全不会注意到 3DS 的实际分辨率只有 400 x 240。不是所有游戏都刻意突出 3D 效果,比如幽灵行动这种永远俯视角的回合制游戏并不能很好的展现 3D 景深,但习惯了 3D 模式之后,再看 2D 模式下的画面就会觉得很假。
街霸 4 和幽灵行动的 2D 画面
除了 3D 这样的硬件特性以外,3DS 的游戏质量无疑也甩开了手机平台。以街霸 4 为例,Capcom 为 iOS 推出的只不过是一个缩水版,在 3DS 上却提供了完整的游戏功能,并定制了特别适合 3D 画面表现的新视角。此外,任天堂本身就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游戏软件开发商,3DS 预装的两个 AR 游戏让之前各手机平台上的同类游戏相形见绌,马里奥和他的那堆朋友很快也会登上 3DS。
除了基础设施薄弱之外,3DS 的双屏设计严重限制了触摸类游戏的开发。它的下屏提供了触摸功能,却不能显示 3D 效果;上屏显示了 3D 却不能摸。说白了,3DS 的下屏只是一个辅助输入、显示工具,永远不能像上一代 DS 那些触摸游戏那样,成为主屏——除非那个游戏不想要 3D 效果。320 x 240 分辨率、无 3D 效果、电阻屏,3DS 在玩触摸游戏的时候相比手机完全处于劣势。再加上保有量和开发难度上的差异,eShop 的小游戏销售前景完全无法与今天的智能手机平台相比,不可能拉到很多个人或小团队游戏开发者。
扑不灭的大火
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任天堂游戏业务的冲击显而易见,任天堂 CEO 岩田聪去年曾对公司高管说“苹果是未来的敌人”。今年 3 月底结束的 2011 财年,任天堂全年净利润只有 2009 财年的 1/4 出头——App Store 模式在那一年刚刚诞生,任天堂的业绩下滑速度丝毫不逊于埃洛普上台之前的诺基亚。老的 DS 平台已经处在燃烧之中,用来救火的 3DS 却不是那么可靠。目前 3DS 在游戏方面相对手机的优势:
虽然夏普和 HTC 已经推出了裸眼 3D 手机,但 3D 需要软硬件的结合,否则就没有意义。考虑到 3D 目前对日常操作和应用程序并无太大帮助,只能改善视频、拍照体验,厂商不太可能为了这么点附加功能就全面换装价格高昂的裸眼 3D 屏幕。任天堂在移动 3D 娱乐方面可以领先很长一段时间。
但 3DS 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将会持续降低。游戏界的传奇开发者 John Carmark 去年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了自己对手机游戏发展的乐观态度,认为随着手机机能的提升,一线游戏开发商会加大在手机平台的投入。Dead Space 等游戏的出现印证了 Carmark 的话,手机不但有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之类简单、有趣的时间杀手,也会有水分越来越少的一线游戏。
上周发布的 Wii U 是一款很有意思的游戏主机。运算能力的增强没什么好说的,Wii U 的特别之处在于上图的控制器。这个控制器是一个带摇杆和按键的平板,没有独立运算能力。Wii U 的控制器平时作为第二显示屏,辅助显示各种游戏信息,但在需要时也可以作为主显示屏,游戏画面在性能强劲的主机上渲染完成后无线输出到控制器屏幕上,可以算作短距离的“云游戏”。具体的可以看下面这段视频:
这样的构想非常创新,但如果从移动游戏设备的角度考虑也差了一口气。与其在 Wii U 主机上提供这么一个高成本的控制器,倒不如为它赋予计算能力,用它冲击移动娱乐市场。如果能在保留“云游戏”特性的同时,再彻底革新 eShop 无疑会更好。
单块 6.2 英寸大屏幕意味着它可以将 3D 画面和触摸功能真正结合起来,直板设计让它的厚度保持在平板的水平,可以方便地塞进包里,便携性和 3DS 没有本质差异。大屏幕还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稍远的距离观看游戏画面,这样你的视角就不容易因为头部的小幅度运动超出裸眼 3D 的视角限制。两侧的操纵杆能够完美运行现有的任何 3DS 游戏,多出来的右侧摇杆可以很好的支持动作、射击游戏,就像 X-Box 那样。
Wii U 的“云游戏”模式同样也可以用在新的移动设备上。假如 Wii U 的控制器内置与 3DS 同级或稍强的处理器和 GPU,就能拥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同时再沿用“云游戏”的特性,在附近有 Wii U 主机的时候依靠主机进行计算,将以更低的功耗实现更好的画面。这种实质性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刺激 Wii U 主机与移动主机的销售。
但是很可惜,任天堂没能多走一步,它对 Wii U 控制器的定位也只是个控制器,既没有 3D,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游戏设备。任天堂需要的是一次突破性的改变,Wii U 发布之后,任天堂股价应声下跌 10% 就是投资人对于任天堂的回应。不过我真心希望任天堂能够在下一代 3DS 上带来一些超乎想象的改进,而不是在掌机硬件上重演诺基亚在操作系统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