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校图书馆借到她的书,江苏文艺出的文选版,睡前躺在床上慢慢的读,历史课上塞着耳机看,看到喜欢的文段会大段大段的摘抄,并不急着看完,断断续续的拖了将近一周。
你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在网上找来她的文章,一篇篇的复制粘贴,自己做成电子书。后来生日的时候朋友送你她的繁体书一直没能看完。现在再看到她的字,好像已经过了很久。
这样冷决的字,有时会让你凉到心底。她写山川,写河流,写荒园,字里行间带着一股茕茕孑立的壮美,清丽却大气。完全不似女子的细腻柔和。风景在她笔下有了魂,有了情。
繁复辞藻的铺陈,隐秘的意象,虚实交织的描摹,她试图勾起你大脑的一切细胞随她舞动随她牵引,游弋在她创造的文字世界里。她毫不吝啬的把她的抑郁付之笔端,她痛,就要你也跟着一起痛,一字一句,一不小心就被击中。
她不像三毛。宜兰山水孕育的她锋芒韧砺,决绝执拗,曲折恣虐。性格里也夹杂着这样的豪情。她乐于把这世间的烟火炎凉摹下,绘成一幅工整的画卷,却又在你面前固执的撕开,让美梦一点一点的破灭。
她不厌其烦的写生活的困厄,命里的缺憾,青春的渴慕,甚至写死亡的纯洁。浓重的笔墨下是理智的剖析。正是因为这样,她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柔才显得更为动人。偶尔的纤细词句在你心里涓涓的流淌,盛着丰溢的生息。
她是简媜,以箭为翅,飞行隐伏于文字间的快意独她一人知晓。
高中和大学时候特别爱简媜。这是念大一时写的书评,现在回头看也并没有觉得矫情,反而很欣慰,爱过的作家和那时的自己。
真好啊。我知道我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字,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爱她。
Suzuki_study 发表于 2017-2-25 08:34突然发现我现在都在看一些 特别正经或者特别猎奇的书
强行啃了一段时间的西方哲学现在也在强行啃 ...
我高中和大学那会也是对哲学很有兴趣,现在没时间也没机会看书了……
[查看全文]
蔓子的荞麦面 发表于 2017-2-24 21:13我在大三那年从图书馆里借了她的这本诗集,以箭为翅,感觉太惊艳了,读之有时激昂,有时感动。有几段写到她 ...
是的!我也好喜欢她啊
[查看全文]
我在大三那年从图书馆里借了她的这本诗集,以箭为翅,感觉太惊艳了,读之有时激昂,有时感动。有几段写到她小时候的事,读了真的很感动
我几乎摘抄了整本书 @@1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