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233
《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

跟卤煮一样读不下《百年孤独》的大家可以试试这本~

百里儿
感谢分享
展开Biu

感谢分享~~~

[查看全文]
米托
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才初三
展开Biu

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才初三,感觉那时候特别难受的就是看不懂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只能看懂表面

[查看全文]
小雅姊姊
wangwecici
老板好犀利
展开Biu

老板好犀利,不过这个真的不太熟悉,不知道好不好~

[查看全文]
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
百年孤独一直处于听说想看先放放的状态
展开Biu

百年孤独一直处于听说想看先放放的状态

[查看全文]
Suzuki_study
看起来好像很不错呢
展开Biu

看起来好像很不错呢hhh百年孤独买了好些年了都没看完Orz。。。

异乡人的故事呀,安利已吃下w

[查看全文]
Bug233
这个封面是不是好好看
展开Biu

这个封面是不是好好看!

[查看全文]
Bug233
本帖最后由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Bug233 于 2016-8-21 10:43 编辑

我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始终是持观望态度的。因为试着啃过《百年孤独》,结果被弯弯绕绕的人名绕晕,从此敬谢不敏。但是这本书的封面很好看,于是就买了。

但却意外地好读。

如同作者所说,这十二个故事间是存在内在逻辑的。它们不是那种被随手编在一起的XX作者短篇小说集。那么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就在异乡二字。政治上流亡异乡的总统先生,跟随主教踪迹奔走的圣人,度蜜月的新婚夫妇,还有那些因各种各样原因孤身在外或相聚一堂的异乡人们。这是十二个异乡故事。

我个人是很喜欢群像的。虽然总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而次要人物又往往沦为人肉背景,但他们同样可爱,也使故事更有烟火气,而不像是一个作者无意识的呓语。《圣父》就是这样的故事。男高音歌唱家,动物园里的狮子,漂亮贫穷的年轻妓女,还有电影实验中心的教授学生……非常迷人。我想马尔库斯写的其实从来也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流落异乡的故事。好似一幅静止的画面里,他只是选择了其中一个,作为整个故事的主体。

其中最诗性的一篇则应该是《光恰似水》。孩子们在光的海洋中潜泳嬉戏,最后却溺死其中。整个故事的由来也恰似诗句那么美丽。“光就像水,拧开水龙头,它就出来了。”【……炊具和餐具真的像诗歌里写的那样,张着翅膀在厨房里飞来飞去。孩子们跳舞时用的军乐队的乐器也漂浮在光里。从妈妈的鱼缸里跑出来的五颜六色的鱼儿是屋里唯一活下来的生物,在广阔的光的沼泽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这是最后的死亡场景,光怪陆离,却让人目眩神迷。不过这大概不是异乡,而是异世界了2333

这篇书评里具体提到的分别是书中的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但其他的篇章也各有各的闪光点,它们叙述的是同一个概念下的不同情绪,每一个人物都是不同群体的代表。至于技法上的东西就不谈啦,马尔库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家。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文字的美感,但我想你读过了,就会懂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