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yalkiller
本帖最后由
>>
完整版
本帖最后由 royalkiller 于 2014-9-4 00:41 编辑
竟然被被@了,那么作为渣渣的我说点自己的看法吧:
1、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写作可以说是整个人文学科甚至是各个学科的融合体,写一件事物首先要了解相关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文化氛围,了解越详细越能使文章贴近原本的文化内涵,反之则不免贻笑大方。写文章也不能一直架空,真正要深入严肃文学的领域仍需跟从历史。(举例:以前看过某位写手的历史小说,背景是希波战争,当故事进行到马拉松之役时,作者却虚构了一个执掌雅典及伯罗奔尼撒城邦军权,引人嫉妒却无可奈何的主角形象。此处作者犯下了一个明显的纰漏:当时雅典实行陶片放逐法,被点名超过2000人即被流放,况且贵族派权势是凌驾于军权之上的。作者错将古罗马的执政体系引入古希腊,对于历史小说可谓一败笔。)
PS:深入了解历史人文,方能真正还原时代的声音,了解过去和现在,才能更好地预见未来(具体可参考历代诺贝尔文学奖)
2、写文章若能成功融入一些自己独特的生涯体验,可谓是画龙点睛,如毕淑敏的医生生涯,海伦凯勒的失明人生。这些体验恰恰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因为你在用人生,用心去写作,这些部分是过滤了写作中的种种文学弊病的纯粹语言,更能穿透人心,基于读者更真实的体验和更深入的感悟。
3、控制住思维的发散程度。写文章最忌无端的发散,就连散文也只是“形散神聚”。个人认为脑洞开的太大不是好事,因为读者的理解范围是一定的,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溢出,读者便会将其认定为报纸或杂志上的猎奇之作。
4、不要过度依赖写作技巧,真正的写作技巧是自己长期的写作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很多是难以言传的,他人的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