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楼主一样,高一结束后,来到了瑞士做一年的交换生。不过我是现在进行时,楼主是过去完成时。
为什么选瑞士?只是因为没去到西班牙而已。
学德语只是因为自己刚好在德语区。曾经断断续续地学过一年西班牙语,跟德语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而且现在早忘了。然而我现在在法语区上学,学德语。也是有点醉了。
很赞同楼主的那一句:“实际上,在国外,每过一天,每过一个月都是一个坎。更尤其,作为有色人种,虽然别人不敢明目张胆的歧视,但是你从小生活的环境,你的肤色,你口中的语言和思想就注定了,你和当地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中国在欧洲人的眼里很奇怪。穷也不算特别穷(尤其最近中国注意对外形象),富也不能算什么很富的国家。”
我问过别人很多问题,别人也问过我很多问题。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下面这么几个。
Why can you speak English?Where did you learn English in China?(为什么你能说英语?你在中国的时候在哪里学英语?)
——最近又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次,还多了一句:“How long have you studied English?”
“Ten years.”是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不知不觉竟是十年过去了。
Do you eat the pets?Cats or dogs?(你吃宠物吗? 猫或者狗?)
Do you eat the insects?(你吃昆虫吗?)【说实话,当她们问出“insect”这个词的时候我还真没反应过来,什么,这是什么?】
Are there many Chinese family have only one children?(很多的中国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吗?)
说实话,学校真的蛮少人。四个年级一共39个班,1000个学生都不到,回想一下我的高一,一个年级就已经23个班,1000多人了。当我告诉我的同班同学:“We have fifty students in a class.(我们一个班有50个学生。)”同学一脸惊呆:“Fifty?Sometimes we have just fifteen students in a class.(五十个?有时候我们15个学生就一个班了。)”
学校是双语学校,德语、法语教学,四年制的高中,(或者说是大学预备学院),我在11年级,也就是等同国内的高二。一周也有38节课,我在国内也有45节课,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国外的学校的学业就一定比国内轻松,至少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国外的学业就不比国内的轻松。在国外,大概是要求自己做到更加独立。
因为我参加的组织给我安排了语言课,所以开学第一天我请了语言课的假去学校报到,但第一个月的周一到周三我会去上语言课,周四周五才回学校上课。我的课表上有一节“OS2/SF2”的课,是选修提高课,分别是周三和周五早上各有两节连堂。当我知道要选修的时候,剩下可选择的课程已经不多了,我记得是德语提高、化学生物、数学、物理、音乐。(实际上是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选择,还有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绘画、历史、地理、电脑技术等等)然后那个老师说德语提高对我初学德语难度太大,剩下的你选一选吧。因为我对音乐没兴趣,虽然我的初中强制每个学生都学习一样乐器,我虽然学长笛,但两年都没学会,在那段时间耳濡目染之下,我只学会了认识各种乐器,还有看五线谱。作为一只文科学渣中的学渣,数学是我很薄弱的科目,再提高恐怕我跟不上。而物理,如果不是从我学物理开始我考试就没及格过,我拼死也会做理科生。我比较喜欢化学,所以最开始我是选化学生物,但是除了那四节基本的OS2课程外,还有其他时间有一些补充课程,而补充课程的时间与我所在的班级的课程时间有冲突,然后老师就说,要么你换去另一个班,要么你重新选课吧。我是不太想换班的。权衡了一下,我再选,数学吧。……然而还是有一些补充。课程的时间与我所在的班级的课程时间有冲突。……在国内来说,换班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我很难以置信过程不到二十分钟,也完全没有和任何人商量,我就转班了,当然,选的是我喜欢的化学生物。
从小读寄宿学校的我,还真没试过走读。六点起床,洗漱,做早餐自己吃(其实也不会做多么丰富的早餐,如果按照在中国的习惯来不要说煮粥,就算是煮面,我连早餐都没做好就要出门了,多数是用油桃(还是杏?)、香蕉、苹果、猕猴桃、桃子切粒拌上酸奶加上麦片混在一起,还有一两块面包涂上牛油果酱),赶上7:04的火车,7:47到达火车站再跑上公交车五分钟才到达学校的对面,才能勉勉强强比上课的8:05早一点点。
……其实出国留学,没有自己原先想象的那么容易。曾经以为国外的课程轻松,其实很国内学的东西也差不多,大概就是进度慢一些。很多同学知道我要出国做交换生之后,问我为什么选择瑞士这个小语种国家,而不选择英语国家。况且我之前又没有任何的德语基础。导致现在这么磕磕绊绊。(虽然在国内也断断续续自学了一段时间,但真正开始学德语是来到瑞士才开始的)——其实哪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不过只是我想逃避国内的学习压力而已。——理由也挺不靠谱的是吧?可这就是我最开始报名参加国际交流的原因。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的生活会一帆风顺,说句悲壮一点的,就是自己选择的路,爬也要爬完全程。正是因为国内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学习,令我有了逃避的心情,我才出的国,至少我来到国外,脱离了国内那种高强度学习的压力,令我感到了轻松,哪怕现在我要克服语言关,每天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去查生词,虽然走得磕磕绊绊,但至少,我自己enjoy这个过程,那就足够了。但脱离了国内每天刷题的环境,自己又开始周身不爽了。: )总要自己去猿题库刷题、到处找试卷才觉得安心。
也有问我怎么才能出国的。
我只是想说:出国之前,请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出国留学。这不是我装逼装圣母,其实当你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出国也很面临你在国内遇到的问题。
——你到底为什么想出国?如果只是因为逃避国内课程的压力,因为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看一看而出的国,我个人不建议你出国。
——既然你想出国,那么你选择哪个国家?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去学习?
——你对你的未来有什么计划?既然你说你要出国留学,那么你要做什么准备呢?语言?课程内容?了解学校?……
Of course,如果你说你有钱有青春不怕挥霍,这些东西让中介给我解决的话,那么慢走不送。如果你是真心想提高自己的,想清楚这三个问题,不管你最终的决定是出国还是不出国,你都会收获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