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or
世界10大爱情圣地(组图)

圣地之一 拉迪戈岛

距离非洲东海岸1000英里的420公里处,距非洲东海岸640公里,这里是一些稀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地方,也生活着众多的世所罕见的珍贵鸟类和鱼类,犹如一座活生生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人所瞩目的旅游探险胜地。

塞舌尔群岛,人间的天堂,我们的梦中之地。在塞舌尔,你可以得到的最大幸福就是什么都不必做,不看电视、不看报纸、不用电脑,因为统统不会有;也没有购物中心、快餐店和咖啡馆文化,只有大自然馈赠的美好景色。

在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绿宝石般的浩瀚印度洋上,珍珠般散落着115个花岗岩和珊瑚礁岛屿,这就是塞舌尔共和国——一个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原始、最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又以现代化的设施保障文明生活的国家。阳光、沙滩、碧海、蓝天,这里是旅游者的天堂;种种珍禽异兽、棵棵参天古树,让人仿佛置身伊甸园;纯朴的民风、悠闲的生活、拉迪格岛上的牛车,又把人们拉回到上世纪初,岁月在这里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圣地之二 尼斯

尼斯,法国南部一个怀旧气氛极为浓郁的海岸城市。全年温和,有着灿烂的阳光,是度假的绝佳地。尼斯面向地中海,以其全年温和的地中海气候、灿烂的阳光、悠长的石滩及悠闲的老城生活而闻名于世。尼斯左右逢源,右边不远的地方是以国际影展闻名于世的康城,左边是摩纳哥的蒙地卡罗,10分钟左右的车程便能到达。每年11月,是当地最新一季葡萄酒出窖的季节,这个时候去尼斯,可以品尝到法国最美的佳酿。

圣地之三 毛伊岛

毛伊岛总面积比欧湖岛大,是夏威夷群岛中的第二大岛,占地面积为729平方英里。可是总人口却只有欧湖岛的八分之一,刚过十万人口。海岸线总长为120英里。以其山谷的秀丽著称。岛上最著名的旅游圣地是“太阳之屋”(Haleakala)和十六世纪捕鲸时期形成的城市“捕鲸镇”(Lahaina)。 “太阳之屋”海拔一万英尺以上,有成群的火山河蟹汇一处,游客可以租车沿公路开到顶上,在那里你会感到自己好象已经离开了地球,站到了月球上一样。那里还有一种高原花草叫“银剑”,世界上只有毛伊岛的“太阳之屋”和大岛的高山上才有,而且也濒临绝种,所以去了以后别忘了参观一下。“捕鲸镇”则完整地保存了十六世纪的风貌,古风古店依然,捕鲸的工具和船只也轻靠在海岸,世界上最大的榕树也在那里。整个“捕鲸镇”被国家列为国家公园。在“伊噢”山谷 (Iao Valley State Park),还有针尖山 (Iao Needle),肯尼迪肖像石等值得一看。

圣地之四 希腊爱琴海

爱琴海 (希腊语:Aigaion Pelagos; 土耳其语: Ege denizi) 是地中海的胳膊,位于在希腊半岛和Anatolia (亚裔少年之间, 现在部分土耳其) 。它被解救到Marmara 海和黑海由Dardanelles 和Bosporus 。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爱琴海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相邻岛屿之间的距离很短,站在一个岛上,可以把对面的海岛看得清清楚楚。它所拥有的岛屿数量之多,全世界没有哪个海能比得上的。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 爱琴海诸岛既是神灵的故乡,也是世间凡人的度假胜地,钟情于“跳岛”(穿梭于各小岛间观光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与希腊国旗一样,爱琴海只有两种颜色:湛蓝的海与天,纯白的云与房子。

圣地之五 威尼斯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圣地之六 博拉博拉岛

博拉博拉岛(又译波拉波拉岛)像一颗镶嵌在南太平洋蓝色海面上的宝石。美国作家詹姆斯·A·米切纳称社会群岛中的博拉岛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岛屿”。他的小说《南太平洋故事》就是以这个岛屿作为背景的。后来还根据小说改编拍成了一部音乐片。对许多人来说,博拉博拉岛是地球上的天堂。岛上第一批居民于2000年前从东南亚来到这里。

美丽的青绿色泻湖环绕在小岛周围,有一条沙坝将泻湖与大海分隔开。沙坝之外是堡礁,几乎呈完美圆形,并点缀着称为“莫图”的小沙岛 。

圣地之七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位于斯里兰卡南方650公里的海域里,由北向南经过赤道纵列,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礁岛群地带。马尔代夫这个名字起始于公元150年,泛指位于锡兰西岸的岛屿。当时许多来自东非、阿拉伯国家的船只,在航行中发现美丽、宁静的马尔代夫有适宜停泊的港口,人们也逐渐迷恋在岛上居住。这个迷你小国却涵盖着近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在其中200个有居民的岛中,有73个度假岛屿饭店。每一座珊瑚礁就是一所豪华的度假酒店。雪白晶莹的沙滩,倒映在水中婆娑的椰影,大群大群五彩斑斓的热带鱼构成了马尔代夫的“动画”景观。

圣地之八 意大利米兰科莫湖

距米兰有一小时车程,风景如画,星球大战前传的爱情戏场景在这里拍摄,可见其景致之美。科莫湖(Como),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山区著名湖泊之一,是其中最具诗意的。它长31公里,宽5公里。南距米兰40公里。为群山环抱的南北向陷落凹地,东北高、西南低,湖面海拔约 200米。面积14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达410米。岸边的许多地方都是峭壁,阿尔卑斯山(一年四季可以滑雪)在湖的北端像是一堵墙。湖滨多栽培葡葡、无花果、石榴、油橄榄与栗等:湖中产鲑、鳟、鳗与鲱等鱼类。以自然景色优美著称,滨湖建有许多华丽的别墅、公园,沿湖一带为旅游胜地。湖上可通轮船。

圣地之九 斐济

美丽的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风俗独特且神秘。村庄是斐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斐济村庄里,有个特殊的规矩,那就是不能戴帽子,也不能摸小孩子的头,只有村长才有戴帽子的特权;而摸别人的头,是对他人最大的羞辱,若在100多年前,可能引来杀身之祸。1867年,一名英国传教士因从一位当地酋长的头上拿下一把梳子,被愤怒的土人活活砍杀并煮食。现在斐济人已完全跨入现代文明,但不摸别人的头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 普通的大海是蓝色的,但是斐济的大海却是彩色的。因为无数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海鱼在水里畅游,将大海搅得五彩缤纷。斐济拥有3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这些岛屿被环状的珊瑚礁包围,所以成了鱼儿的天堂。虽然岛屿众多,但是每个都很精致,最大的岛是美地来雾岛。在离帝国机场不远的码头,每天都有很多船次去各个小岛。

圣地之十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由毛里求斯岛和其他小群岛组成。面积2040平方公里。毛里求斯岛是火山岛,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的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景色颇为壮观。属于河蟹带海洋性气候的毛里求斯,全年分雨旱两个季节,平均温度25℃。高原湖泊为岛民提供了淡水资源。毛里求斯景色优美,风光绮丽、美丽的海滩和明媚的阳光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北部的潘普利莫塞斯花园内花木葱葱,百鸟啾啾,使人有如入仙境之感。100年才开一次的高大王棕随风摇曳,清池内飘荡着巨大的睡莲。

sumcat
只有大自然
展开Biu

只有大自然!!

[查看全文]
zwdzrr
Nekor
盖子的进化

来源The Evolution of Lids

译者hznick

The Evolution of Lids
盖子的进化

By NICOLA | Published: MAY 9, 2011
作者:NICOLA 2011年5月9日发表

IMAGE: Take-out beverage lids, collected in the 90s and early 00s, photographed by sarcoptiform
图片:九十年代末20世纪初的外卖饮料盖子,拍摄者sarcoptiform

The disposable coffee cup lid falls squarely in the category of random, everyday objects that you might assume are overlooked, but are actually quite the opposite. In fact, they have been collected, dissected, and put on display by a handful of notable design critics and curators.
你可能觉得这些一次性的咖啡杯盖子和其他日常用品没什么特别的,其实这些盖子中大有玄机。事实上,这些盖子被很多著名的设计评论家和博物馆收集、剖析和展出。

As early as 1995, design historian and author Phil Patton’s personal collection of over 30 different lid types underwent categorisation and analysis in a feature article for I.D. Magazine. Under the headline “Top This,” Patton noted that Americans get through about a billion and a half plastic lids each year, and marveled at “how many varieties there were, how various and intricate the device is and how intensely designed they are.”
早在1995年,设计史学家兼作家Phil Patton个人收藏了30种不同类型的的盖子,他在I.D杂志发表的一篇名为“Top This”的专题文章中对盖子做了专门的分析,他指出美国人每年要消耗一亿五千万个塑料盖子,并惊叹于“这些被消耗掉的盖子中会有多少不同种类,这些盖子用在了多少不同的设施之上,以及这些盖子和对应的设施之间是如何精巧的设计在一起的。”

IMAGE: The Solo Traveler lid, photographed by sarcoptiform.
图片:随心盖,拍摄者 sarcoptiform

In 2007, Patton’s collection was put on display at the Cincinnati Museum of Art. Press materials for the exhibition, which was titled “Caution: Contents Hot!”, drew attention to highlights of the genre:
在2007年,在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展出了Patton收藏的盖子。展出海报标题是“注意:展出的内容很热辣!”,引起了人们对展览内容的极大关注。

For example, the Solo Traveler lid was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 nose and lip of a drinker. In accomplishing this design goal, the necessary height of the lid made it useful for foam-topped gourmet coffees. Visitors will also see the McDonald’s lid, which is the only lid that features Braille markings for “decaf” and “other.”
比如说,随心盖就是根据饮用者的鼻子和嘴唇而特别设计的。表面泡沫较多的极品咖啡的盖子高度就是按照遵从这一原则设计的。展出中,人们还可以看到麦当劳一款非常独特的盖子设计,这款盖子上用盲人标记了“咖啡”和“其他”的字样。

IMAGE: The Solo Traveler lid patent drawings.
图片:随心盖上的样式图案

The Solo Traveler lid had been singled out a few years earlier by MoMA’s Paola Antonelli for inclusion in her 2004 “Humble Masterpieces” exhibition, where it was displayed alongside such other examples of quotidian ingenuity as the paperclip and the Q-tip. Designed by Jack Clements in 1986, the Solo or “sanitary lid,” as it is officially called, can also claim art director and critic Steve Heller as a devoted fan:
随心盖在几年前就被纽约现代博物馆的 Paola Antonelli 发掘出来,并列入她2004年名为“谦逊的杰作”的展出之中,与Q-tip等其他作品一并展出。这个由Jack Clements设计于1986年的随心盖(又名“卫生盖子”),得到了艺术家兼评论家Steve Heller的认可。

Here come the inevitable Freudian references: the Solo Traveler lid is a substitute for a mother’s breast – what we might call nature’s original travel lid. [...] It provides comfort and joy as well as nourishment. Certainly plastic is not the most warm and loving material, but somehow the fundamental shape transcends the emotive limitations of the materials. Somehow that lozenge-shaped opening is a means to a totally satisfying end.
不可避免的要来一段弗洛伊德式的阐述:随心盖是母乳的一种替代(我们可以把母乳看成是天然的随心盖 [...],既能提供营养,也能够给孩子安抚和快乐。当然,塑料制品不是营造温暖和母爱感觉的最好选择,但是盖子的形状可以弥补塑料制品在材料上的缺陷。不知何故,盖子上菱形的缺口正好可以起到这个弥补缺陷的作用。

IMAGE: The Harpman/Specht lid collection, as featured in Cabinet.
图片: 柜子中展示的是Harpman/Specht(两个都是很著名的建筑师)收藏的盖子

However, it is architects Louise Harpman and Scott Specht who proudly lay claim to the largest collection of “independently-patented drink-through plastic cup lid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ty of their 150 different examples of the form were put on display in a large safe at Proteus Gowanus, a Brooklyn gallery, in 2005, and featured in an accompanying issue of Cabinet magazine.
但是在美国拥有最多“不同设计样式饮用杯盖子”收藏的是建筑师Louise Harpman和 Scott Specht 。2005年,在布鲁克林一家名 Proteus Gowanus的画廊从他们150件藏品中挑选了50件,在一个保险箱内公开展示。Cabinet杂志还对这次展览做了报道。

IMAGE: The Harpman/Specht collection on display at Proteus Gowanus in 2005.
图片:2005年Proteus Gowanus画廊展出Harpman/Specht的收藏

Despite the Solo Traveler’s celebrity status, to my mind, these lids are most interesting when considered as a group, unified by function and yet differentiated in form. Patton, Harpman, and others have traced their design evolution over time, from the “primitive days” of simple vented plastic circles, through the invention of the sip tab, to the multi-functional straw/sip-through domes of today.
尽管“随心盖”现在已经非常火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当你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它们时会觉得更有趣,特别是想到这些盖子的功能上大同小异,但是在形式上却各有千秋,就更觉得好玩。Patton, Harpman等人跟踪了近几年盖子在设计上的进化史,从最初一块打孔的塑料片,到易拉罐的发明,一直到现在占主流的那种既能插吸管又可以直接饮用盖子。

The very earliest patent for a drink-through lid — Roy Irvin Stubblefield’s “Cap for Drinking Glasses, filed on April 27, 1934 — was designed for cold beverages. Designer Zeke Shore, in a plaintive post that asks “Why Do Coffee Cup Lids Still Suck?”, traces the first tearable vented plastic lid for coffee back to 1967 patent filed by Alan Frank of Philadelphia.
1934年4月27日的专利文件表明,直饮式的盖子设计方案由Roy Irvin Stubblefield提出,最早是用来为冷饮设计的,用于装冷饮的玻璃瓶。设计师Zeke Shore在一篇名为“为什么咖啡杯盖这么糟糕?”的文章中回顾了第一款便携咖啡杯的设计:杯盖上有一个撕掉就可以饮用的孔洞,这个设计由费城的Alan Frank申请了专利。

IMAGE: R. I. Stubblefield’s “Cap for Drinking Glasses” patent drawings.
图片:R. I. Stubblefield“饮用玻璃杯盖”专利图纸

IMAGE: Alan Frank’s patent drawings, via Type/Code.
图片:Alan Frank的专利图纸

In those early days, would-be mobile caffeinators had to peel back the un-perforated plastic to create a wedge-shaped opening through which to drink, and a triangular piece of rubbish to discard, akin to old-fashioned ring-pulls. It wasn’t until 1975 that Walter Elfert and James Scruggs came up with the fold-back tab that could attach itself to the lid to stay out of the drinker’s way. And, according to Harpman, “the true efflorescence in drink-through lid design and production can be traced to the 1980s, when we, as a culture, decided that it was important, even necessary, to be able to walk, or drive, or commute while drinking hot liquids.”
以前,那些想边走边喝咖啡的人只能自己用一个三角形金属片之类的在杯子上覆盖的塑料上划出一个楔形的开口来直接饮用,类似于老式的拉环。直到1975年Walter Elfert 和James Scruggs才想出了这个点子:直接做一个用来在盖子上划口子的金属片,并且和盖子做到一起。Harpman说:直饮式盖子设计和生产的风尚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渐渐接受并认可了在喝热饮的同时你仍然可以走路、驾驶或者与他人交流。

IMAGE: Elfert and Scruggs’ patent drawings, via Type/Code.
图片:Elfert 和 Scruggs的专利图纸

Twenty-six new patents were issued in the 80s alone, for refinements in “mouth comfort, splash reduction, friction fit, mating engagement, and one-handed activation.” Several of the innovations are not necessarily improvements: Harpman castigates the Push and Drink Lid, which requires lateral bracing to allow users to puncture the plastic by pressing downwards, as “the most over-designed of the lid types.” Meanwhile, the “pinch” mechanism lids simply add an extra squeezing motion to the peel-back process, without any noticeable benefits.
20世纪80年代,为了改善嘴巴的舒适程度、减少飞溅、保持合适的摩擦、改善与杯子的结合、单手操作,共有26项专利申请。这其中有一些专利其实并没什么必要,比如说有一款是”即按即饮“的设计,通过看似很精巧的设计能够让使用者按一下就可以直接饮用,Harpman就批评说这个设计是“最为过度设计的盖子“。同样是即按即饮的盖子,另外一个设计就没这么花里胡哨的,只是在开盖的同时增加一个挤压杯子的动作,同样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

IMAGE: The Karma Cup, designed by Mira Lynn, Gillian Langor, Nick Partridge, Zarla Ludin, and Ruth Prentice.
图片: Karma杯(由Mira Lynn, Gillian Langor, Nick Partridge, Zarla Ludin, 和 Ruth Prentice设计)

Although their design continues to evolve (I am particularly taken by this colour-changing version, which indicates temperature as well as warning of insecurely attached lids), it’s possible that the glory days of the plastic single-use lid are over. Last year, Starbucks partnered with Core 77 and others to run the Betacup Challenge, a crowd-sourced design contest to reduce to-go cup waste.
尽管一次性塑料杯盖子的设计不断的进化(我就被一款可以变颜色的杯盖设计吸引住了,杯盖的颜色会随温度而变化,杯子没有盖好颜色也会不同),但是一次性塑料杯盖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去年星巴克联合Cord77联合举办了“Betacup挑战赛”,旨在征集减少一次性杯子浪费的方案。

The winner — Karma Cup — did not offer any improvements in mouth feel or splash reduction.Instead, it incentivised the use of reusable cups by charting their use, and giving away every tenth drink ordered in one. If the idea takes off, maybe one day the disposable plastic lid will be collected for its rarity value, rather than its everyday charms.
比赛的冠军“ Karma杯”没有在改善“嘴感”或减少液体飞溅方面做任何改进。而是鼓励人们重复使用可以再次使用的杯子,每次使用后都在图表上记录下来,每使用10次就可以获得一次免费(咖啡或饮料)。如果这个点子得以推广,也许有一天人们还是会收集这些一次性的杯子,不是因为它的设计,而是因为他们太少了。

迁落
谁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
展开Biu

厉害阿~谁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应该以时而定阿

[查看全文]
Nekor
吃货的后宫大队
【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1、曝光时要以拍摄主体的曝光量为依据,其余在所不计;

2、曝光时以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

3、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

4、尽量使用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调整拍摄角度防止眩光产生。

KevinKid
这个技巧很重要啊
展开Biu

这个技巧很重要啊,我在拍照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今天来学习了

[查看全文]
艺魔
好漂亮呀
展开Biu

好漂亮呀~~~我喜欢~

[查看全文]
Destino_
学习了学习了
展开Biu

学习了学习了,逆光无力啊TTTT

[查看全文]
226100860
好厉害啊
展开Biu

$96$好厉害啊,拍得这么漂亮

[查看全文]
怀惜惜惜惜
要是在光线下拍人物剪影也是一样的吗
展开Biu

要是在光线下拍人物剪影也是一样的吗_(:з」∠)_

[查看全文]
dengzi
景色好美啊
展开Biu

景色好美啊

[查看全文]
某只熊猫仔
逆光拍出来都怪怪的
展开Biu

逆光拍出来都怪怪的。。。。

[查看全文]
lindyier
一般我只有用卡片机的时候用墨镜遮住镜头
展开Biu

metherlence 发表于 2012-6-1 22:09

嘛。。。。一般我只有用卡片机的时候用墨镜遮住镜头,然后拍的瞬间抽掉墨镜 ...

这个跟黑卡的原理是一样的吧!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戴米-喪師藝體生
本帖最后由

本帖最后由 戴米-喪師藝體生 于 2012-6-11 03:46 编辑

奥地利摄影家约瑟夫·霍夫莱纳(Josef Hoflehner,1955—— )是风景摄影大师。

这个世界的风景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在霍夫莱纳的镜头中浮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氛围,空旷,灵动,

却在深处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神秘世界。纯手动相机与黑白胶片是霍夫莱纳最经典的随身摄影配置,

数十年的游历拍摄中,他奇迹般地没有被所谓现代科技的便捷所干扰,

依旧保持着纯粹依靠经验曝光胶片的“古典”精神。【自度娘】

镜头下的中国。(试着加了名字 如有误请告知。谢谢!)

北京。

北京。

成都。天府广场。

桂林。

成都。合江亭附近。

北京。

上海。

香港。

澳门。

长城。

杭州。

戴米-喪師藝體生
黑白片超有爱
展开Biu

恶魔雨 发表于 2013-1-19 20:29

黑白片超有爱~!

嘿嘿嘿~谢谢~

[查看全文]
恶魔雨
黑白片超有爱
展开Biu

黑白片超有爱~!=534=

[查看全文]
1746162896
真不愧是大师作品
展开Biu

真不愧是大师作品

[查看全文]
戴米-喪師藝體生
气态的珞子
展开Biu

气态的珞子 发表于 2012-7-24 20:42

这套片子好棒!!!

射射!!!

[查看全文]
气态的珞子
这套片子好棒
展开Biu

这套片子好棒!!!#7126!

[查看全文]
抖M猫丸子
喪師藝體生
展开Biu

戴米-喪師藝體生 发表于 2012-5-31 17:30

哟西~等你消息~

嗯嗯~@85#

[查看全文]
戴米-喪師藝體生
漫展很有趣的说
展开Biu

抖M猫丸子 发表于 2012-5-31 11:35

漫展很有趣的说~大概是在7月,时间还不确定,有CP2,RM5和CD10,等知道了告诉乃吧~ ...

哟西~等你消息~#7170!

[查看全文]
抖M猫丸子
喪師藝體生
展开Biu

戴米-喪師藝體生 发表于 2012-5-31 08:48

多久呢~我去看看~=w=~噢哆哆

不知道的说~

人家没参加过~

漫展很有趣的说~大概是在7月,时间还不确定,有CP2,RM5和CD10,等知道了告诉乃吧~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SAMA特特强
碎花控请进~~~~~~~~~~~~~~~~~

【扭动】【扭动】穿碎花还不俗的妹纸最好看了!小清新有没有!小文艺有没有!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查看大图

missdior
大俗大雅
展开Biu

大俗大雅,同是甜甜的碎花控。

[查看全文]
喵呜唔
草莓看起来好美味呦
展开Biu

草莓看起来好美味呦 吖吖~~#7169!

[查看全文]
恶魔雨
那个蓝色的小花好美腻
展开Biu

那个蓝色的小花好美腻~

[查看全文]
wiishable
好喜歡第
展开Biu

好喜歡第6的草莓碎花#28m

[查看全文]
1746162896
看到好多草莓
展开Biu

看到好多草莓

[查看全文]
飘渺梦雨
碎花真美好
展开Biu

碎花真美好,完全是一种不同的感觉~~

[查看全文]
狱寺君的七七君
好美的妹子
展开Biu

@ou#好美的妹子

[查看全文]
銀琉迦
最后那个妹纸好美啊
展开Biu

SAMA特特强 发表于 2012-4-30 21:00

最后那个妹纸好美啊!!!!!!!!!!!!!!!!!!!!!!!!

果断好美~~~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1633121127
小清新作品

本帖最后由 1633121127 于 2012-3-25 13:27 编辑

日本摄影师 Hideaki Hamada (滨田英明) 的小清新作品, 记录两个兄弟的日常生活,往往普通平凡的东西,给我们心灵深处最能造成漩涡,而且也越来越多人喜欢这种清新的摄影风格, 可以让浏览着更好的贴近生活,去感受那种静静的美。

橙棘
D调E点
感觉我小时候好孤独呀
展开Biu

童年呀! 感觉我小时候好孤独呀

[查看全文]
阿彤少年
skewil
果然很萌
展开Biu

果然很萌

[查看全文]
尼莫超人是条鱼
还是姐弟
展开Biu

小兄妹(还是姐弟?)感觉好好~好开心呐~

如果我有个哥哥或者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估计现在也不会这么悲催了。。。

[查看全文]
静纸不孤单❤
静纸不孤单❤回复给帖子:4946560
展开Biu

好可爱,好温馨~!#6663!

[查看全文]
小青年
萌爆了嚎
展开Biu

萌爆了嚎

[查看全文]
missdior
很可爱的一对男小孩子
展开Biu

很可爱的一对男小孩子,被拍的很可爱,拍摄者也很有爱。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glacier
《背影集》第二弹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飞絮
想要看看
展开Biu

想要看看

[查看全文]
缥缈的LOVE
浓墨重彩
宝宝表示要看
展开Biu

宝宝表示要看#7055!

[查看全文]
只是个箱子
缺水的鱼y
陆陆陆
回复求资源
展开Biu

回复求资源

[查看全文]
┞景ω天┧
戳开看看
展开Biu

戳开看看#5x

[查看全文]
你们太猥琐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展开Biu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妖颜惑中
呆萌浅
今天看到有雾凇哦
展开Biu

今天看到有雾凇哦。。。

每天都会有好多好好看的

谢谢露珠

[查看全文]
cjkyb
谢谢楼主
展开Biu

哟 谢谢楼主 本来还准备自己去收集的

[查看全文]
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