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波丝卡,生于波兰的小镇布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那时,她的国家刚刚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一九三一年全家迁往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 她擅长自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 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名誉会员,这是美国授予杰出艺术家的最重要荣誉。2012年2月1日,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88岁。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波兰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在诗歌中对人性持微妙的讽刺和怀疑。早期诗集《存活的理由》(1952年)反映了她对共产主义的社会现实主义的认同。她后来认为这部诗集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诗歌意图,为此发表了《呼唤雪人》(1957年),这部诗集更具个人性,表达了她对斯大林共产主义不再抱有幻想。 辛波丝卡出生在布宁(现在的科尼克)。1931年搬到克拉科夫,1945-48年就读于雅盖隆大学。1953年至1981年,担任克拉科夫《文学生活》(Zycie Literacia)周刊的诗歌编辑和专栏作家。她出版了十几卷的诗歌。 辛波丝卡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作年就读于波兰雅盖沃大学哲学系。这是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建于十中世纪,以政治和宗教的宽容为建校之本,知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均毕业于这所大学。诗人一生结过二次婚,没有生育有儿女。辛波丝卡是懂得诗和生命的滋味的,所以她这样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一九九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一九二三年七月二日出生于波兰西部小镇布宁(Bnin,今为科尼克[Kornik]一部份),八岁时移居克拉科夫(Cracow),至今仍居住在这南方大城。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前两位是一九四五年智利的密丝特拉儿和一九六六年德国的沙克丝),第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迎的女诗人。她的诗作虽具高度的严谨性及严肃性,在波兰却拥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她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诗集《巨大的数目》,第一印刷一万本在一周内即售光,这在诗坛真算是巨大的数目。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