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消息,关于奇虎360可能要做搜索的传言可能很快就会得到验证。据马可波罗采购搜索技术副总裁郭昂在微博上爆料,“某公司要进入一个领域,狂挖此行业巨无霸的人,不仅是人,甚至连代码都带过去了”。
郭昂同时表示,为了防止自己企业的人才流失,该行业的巨头头一次祭出了竞争禁止,“谁敢跳槽就上法院见”。
这其中的某公司很有可能就是360,而该行业的巨头则极有可能是百度。
360浏览器已经是国内装机量最大的浏览器之一,但是虽然掌握了互联网的入口,360的收入来源仍然较为有限。如果把浏览器再进一步,很自然的就是搜索。这其实也是一门流量变现的生意。
事实上360做搜索的意图和搜狗非常一致。搜狗CEO王小川曾 多次强调搜狗“三级火箭”的模式输入,利用市场占有率超过80%的搜狗输入法推动搜狗浏览器再推动搜狗搜索的,而浏览器和搜索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1年第3季度,搜狗实现营业收入1840万美元,同比增长244%,成为继百度之后第2家盈利的中国本土搜索引擎公司。
360联席CFO徐祚立上月表示,360安全浏览器市场渗透率为60%左右,预计每月新增2个百分点,到明年年底能达到75%。但是相比输入法,浏览器的入口作用更为明显,离钱更近。
由于本土搜索引擎多依靠流量,和360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所以360不可能在自家的浏览器中通过和本土搜索引擎合作来获得收入。目前360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为谷歌搜索,虽然谷歌会支付一定的费用,但这更像是360的无奈之举。
一旦360自己来做搜索,通过360浏览器的推广,可以迅速获得流量并且迅速将流量变现。
奇虎360公司CEO周鸿祎在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曾表示360目前所做的垂直搜索就是做搜索的基础,但同时表示目前并没有考虑商业化。
文/腾讯科技

国际在线专稿:据日本共同社6月26日报道,日本大阪市的雅虎日本旗下子公司“First Server”运营的出租服务器发生系统故障,导致5698家企业的网页等数据丢失。该公司官网宣布“数据无法修复,也无法进行系统重装”。据称,公司今后将对客户进行补偿。总务省称“正在就丢失的数据是否包含个人信息等进行详细调查”。
20日下午5点左右,该公司更新防毒软件时服务器发生故障。因程序错误及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包括备份在内的全部数据丢失。
据租用服务器的小林制药公司称,20日下午5点半左右,发现介绍该公司产品的网站及手机专用网站的大部分内容消失了。小林制药用备份数据花2天时间进行了修复。
据报道,“First Server”2004年11月成为雅虎日本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服务器用来保存数据及应用程序等,目前有5万多家客户。

Wi-Fi联盟今天开始启动认证实验室,对不久前所介绍的Passpoint规范设备进行认证,该技术旨在让WiFi热点能够实现自动认证和切换网络,更像蜂窝网络和LTE网络一样工作,在Wi-Fi网络分布密集的今天,这种被称为热点2.0的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持续在线的能力。
Passpoint计划目标是让WiFi变成网络服务商的扩展功能,WiFi设备能从一个热点漫游到另一个热点,无需手动输入密码,一切都是无缝切换的,这一点从原理上来讲和手机所使用的蜂窝网络一样。
Passpoint/Hotspot 2.0将首先被BelAir/Ericsson, Broadcom, Cisco Systems, Intel, Marvell, MediaTek, Qualcomm和Ruckus Wireless等公司所支持,他们设计出的设备和软件客户端已经在一个月前提交测试。
查看:
文/cnbeta

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据外国媒体报道,普通消费者科技总是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但实际上,企业科技领域的确拥有一些强人——正是他们改变了世界。这些强人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求职的方式。另外,这些强人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财富。尽管Facebook首次公开募股(IPO)并不顺利,但Jive、Splunk和Infoblox等企业的IPO却取得很大成功,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IPO。
如今该是突显一下正静静改变世界的企业科技以及那些引领企业科技发展的强人们。以下就是企业科技领域内的50大强人。
1、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John Chambers)
钱伯斯自1995年以来就一直担任思科首席执行官。正是因为钱伯斯,思科才能够在几十年中一直成为企业网络领域的最强大公司。
2、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
史蒂夫·鲍尔默掌控着世界最强大公司之一的微软。自从比尔·盖茨于2008年退出微软的日常工作以为,史蒂夫·鲍尔默就开始真正地成为微软首席 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已经进行过多次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也极大的改变了整个科技世界,包括振兴Windows 8和进军平板电脑这一硬件业务。
3、Linux之父利纽斯·托尔瓦尔德斯(Linus Torvalds)
托尔瓦尔德斯是Linux和开放源的重要天才人物,他所创造的操作系统和开放源方式已经改变了整个软件世界,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
4、戴尔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
戴尔在谈论科技行业时,人们总会全力倾听。自从迈克尔拿出在后PC时代的发展计划之后,人们就更愿意倾听了。迈克尔一直谋求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且已经实施了10多起业务并购。
5、戴尔总裁布拉德·安德森(Brad Anderson): Transforming this tech giant
安德森身为戴尔负责企业解决方案的总裁,促成了戴尔的巨大转变。安德森是将戴尔公司从PC公司转型成像惠普、思科和IBM之类大企业的领军人物。戴尔当初将安德森从惠普挖了过来,安德森在惠普期间曾帮助惠普创建了自己的服务器和存储业务。
6、Accel Partners合作伙伴李平(Ping Li)
李平一直以投资云计算和大数据创新企业而闻名。他引领Accel Partners成立了1亿美元的大数据基金,并从Facebook、Standford和Bit.ly等挖来了咨询师,以此帮助他经营基金。李平的投资 对象包括BitTorrent、Blue Jeans Network和 Cloudera等。
7、银湖(Silver Lake)的查利·吉安卡罗(Charlie Giancarlo)——网络强人
吉安卡罗一度被认为是思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继承人,但钱伯斯一直没有退休,因此吉安卡罗选择了从思科辞职,并成为一位强大的企业风投公司合伙人。吉安卡罗因Skype而著名,尽管他还担任Netflix董事。吉安卡罗已经在网络行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8、谷歌桑德·皮察——让微软恐惧的人
桑德·皮察也是谷歌公司负责Chrome和应用的高级副总裁,主要负责谷歌公司10亿美元的企业业务,该业务拥有1200名员工。作为微软Office软件的替代品,谷歌应用对企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也推动了微软进军云领域。
9、Box的阿农·勒维(Aaron Levie)
勒维是一个广泛业界关注的人物,他曾创建了一家创新公司,也是硅谷最热门的公司之一。勒维将文件共享创意转化成了下一代的协作产品。勒维甚至还研发出一种程序,以便让开发者编写应用,将Box转化成一个生态系统。或许下一步,Box也将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10、Workday的阿尼尔·布斯里(Aneel Bhusri)——云计算的巨人
阿尼尔·布斯里是Workday公司的创始人兼联合首席官,同时也是Greylock Partners公司的合作伙伴。布斯里也是Workday的联合创建团队的成员之一。Workday预计将于近期进行IPO,其也将可能成为最受期待的 IPO。另外,布斯里还资助了其它诸多新兴的云企业,包括Okta、Cloudera、ServiceNow和Zuora等。
11、Salesforce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云领导者
有关贝尼奥夫的所有一切都非常巨大和重要。贝尼奥夫引领企业走向了云领域,如今又将其带入“社交企业”。
12、SAP的执行董事拉斯·达尔加尔德(Lars Dalgaard)
达尔加尔德教会一个老软件公司换了新颜,他就像是SAP公司的马克·贝尼奥夫。达尔加尔德拥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可以将其云理念推广到公司内外,他还帮助了SAP很好地整合了SuccessFactors,并研发了云计算。
13、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Ellison)
埃里森也是甲骨文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也是硅谷的标志性人物。埃里森一直将目光瞄准未来,在掌握了企业软件技术之后,埃里森一直试图将甲骨文打造成下一个IBM,同时还要让公司拥有硬件、软件以及云服务等。
14、Splunk首席执行官戈德弗里·苏利文(Godfrey Sullivan)
Splunk公司是美国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目前业界多数眼光都在盯着苏利文和Splunk公司。苏利文的成功鼓舞了多数新起的创业家。
15、NEA的彼得·索恩希尼(Peter Sonsini)
索恩希尼是新企业联合公司(NEA)的普通合伙人,在进入风投领域之前,索恩希尼就已经在VMware公司取得了一些成功。
16、VMware首席执行官保罗·马里兹(Paul Maritz)
马里兹在接管了VMware之后,当时科技业界都认为此公司将难以长期生存下来,但马里兹还是引领该公司起死回生。这位前微软高管最终让VMware成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内的最重要的企业科技公司之一。
17、思科首席发展官马里奥·马佐拉(Mario Mazzola)
早在2005年,马佐拉就要退休,但他又被思科劝说回来,负责思科的工程师团队。他们打造出思科所有最为重要的产品。
18、迪阿妮·格林(Diane Greene)
迪阿妮·格林是网路虚拟化公司Nicira的天使投资人,也是谷歌董事。迪阿妮联合创建了VMware公司,在VMware公司董事会对微软感 到紧张并将她驱逐之前,迪阿妮已经让VMware完成了IPO。迪阿妮仍然是一位强力的玩家,此后又进入谷歌董事会,而且也一直是诸多热门新兴企业的天使 投资人,例如Nicira(对思科形成巨大威胁)和Cloudera等。
19、Nicira首席技术官马丁·卡萨多(Martin Casado)
卡萨多是Nicira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卡萨多当初还是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时,就打造出一下超级重要的开放源技术,此技术对网络的作 用就像是VMware对服务器的作用一样。此开放源技术名为“OpenFlow”,也给思科带来了巨大威胁。网络行业人所有人都在关注卡萨多和 Nicira。
20、微软服务器和工具业务总裁萨特亚·马德拉(Satya Nadella)
马德拉是微软公司主管服务器和工具业务的总裁,也是将微软带入云领域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史蒂夫·鲍尔默最信任的人之一。如果说Windows 是微软的心脏,那么服务器和工具就是微软的灵魂。马德拉的部门打造工具,以服务Windows开发者和企业。马德拉也还负责微软的云业务,以此与亚马逊进 行竞争。
21、大数据创业公司10gen的埃利特·霍洛威兹(Eliot Horowitz)
霍洛威兹是10gen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也是开放源“NoSQL”数据库MongoDB公司的幕后重要人物。
22、亚马逊首席技术官威尔勒·沃格尔斯(Werner Vogels)
沃格尔斯IT业界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人物,为亚马逊带来了云计算,尽管他没有创建亚马逊的第一代云计算服务,但一直以亚马逊的战略架构师而著名。在加盟亚马逊之前,沃格尔斯还是康奈尔大学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
23、Cloudera的道格·卡丁(Doug Cutting)
卡丁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物,打造了大数据软件供应商Hadoop,这足以让他成名,但他还是Apache Foundation基金的领导人物之一,并推动了多家重要企业使用开放源科技。
24、Citrix首席执行官马克·特普拉顿(Mark Templeton)
Citrix是一家不著名的公司,但是,特普拉顿却引领该公司在企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多的影响,也是一家让后PC时代成为可能的公司之一。
25、红帽(Red Hat)首席执行官吉姆·怀特霍尔斯特(Jim Whitehurst)
怀特霍尔斯特可能会说他不是红帽公司最重要的人物,或许他说得对,但是他却引领红帽公司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纯开放源公司,这足以证明他的强大。
26、Piston首席执行官乔苏阿·麦克肯蒂(Joshua McKenty)
麦克肯蒂是Piston云计算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当年他在NASA工作期间,就创建了云计算,后来他又创建了OpenStack。 OpenStack也是打造云计算的主要开放源方法,可以与VMware、Citrix和红帽等公司竞争。作为OpenStack之父,麦克肯蒂有着重要 的影响力。
27、EMC的帕特·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
格尔辛格是EMC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该公司的信息基础设施产品业务。
28、Canonical的马克·苏特勒沃尔斯(Mark Shuttleworth)
苏特勒沃尔斯是Canonical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位亿万富豪,并让Linux发展成为一个对消费者而言就像是苹果那样的公司,而且还让其 免费供消费者使用。苏特勒沃尔斯在开放源领域拥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几乎可以与马克·贝尼奥夫和埃农·莫斯克(Elon Musk)相齐名。
29、Eucalyptus首席执行官马登·米库斯(Marten Mickos)
米库斯是Eucalyptus公司的重要领导人,该公司主要打造软件以帮助企业在他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创建类似于亚马逊的“私人云服务”。米库斯也因为开放源公司建议挣钱的新方法而著名。米库斯在担任数据库公司MySQL首席执行官期间就已经非常出名。
30、谷歌企业副总裁阿米特·辛格(Amit Singh)
如果谷歌的桑德·皮察负责整个谷歌的企业业务的话,那么辛格就是负责执行和推广。辛格此前也是甲骨文公司的一位资深员工,因此他非常了解企业,并帮助谷歌赢得了消费者和应用开发者。
31、IBM的萨黙尔·帕尔米萨诺(Samuel Palmisano)
萨黙尔是IBM公司董事会主席,也是该公司的资深人士,60岁时辞去IBM首席执行官职务,但目前仍是该公司的头号人物。
32、IBM首席执行官弗吉尼娅·罗梅蒂(Virginia Rometty)
IBM是科技业界最悠久、更具影响力的公司,所有的眼光都盯着罗梅蒂,因为她是IBM公司的首位女性首席执行官。
33、Acquia的德里尔斯·布伊塔尔特(Dries Buytaert)
德里尔斯是Acqui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同时也创建了世界最流行的内容管理系统之一的Drupal公司。Acquia最初只是一个小项目,但后来发展成为软件公司,可以支持100多万个网站,包括美国白宫、NASA和Twitter等网站。
34、Metasploit的HD 摩尔(HD Moore)
摩尔是Metasploit公司创始人,而且也是Rapid7公司的首席安全官。摩尔的最初作品就是Metasploit,这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软件,可以让公司攻入他们自己的网络,以检测这些网络的安全性。当然也会对真正的黑客起到帮助作用。摩尔非常谨慎的将新发现的漏洞添加到 Metasploit之中。在此之产有,软件公司能够更好地为其漏洞打上补丁。
35、Yammer的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
萨克斯是Yammer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有传闻称,在今年6月之前,萨克斯将以10亿美元的价格把Yammer销售给微软。 在此交易之后,萨克斯都将会在改变员工交流方式这事务方面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作为PayPal的前首席运营官,萨克斯也是PayPal退役群体的重要成员 之一。
36、ARM的沃伦·伊斯特(Warren East)
自2001年以来,伊斯特就一直是AR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伊斯特在低能耗芯片方面的设计理念已经帮助多家公司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同时也改变了 科技业界的一切,让英特尔与AMD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造出强大力量的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足以毁灭PC业务,如今又开始挺进服务器领域。
37、LinkedIn的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霍夫曼也是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多年以来一直在业界保持成功,他在科技的诸多领域都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包括企业领域。
38、Qualys首席执行官菲利佩·考尔托特(Philippe Courtot)
考尔托特在计算机安全领域非常著名,曾多次将初创型企业打造成为价值不菲的公司,如今掌控的Qualys又是如此,该公司一直将苹果、 Facebook、eBay和甲骨文等公司作为客户,而且Qualys也即将上市。但是,考尔托特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让互联网更加安全,他还花费了自己近 乎一半的现金,投资一个非盈利性的反黑客组织。
39、Andreessen Horowitz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
安德里森最初在Netscape期间就永久性地限定了企业概念,2003年还以16亿美元的价格将Opsware销售给惠普。如今,安德里森与 本·霍洛威兹(Ben Horowitz)共同成立的风投公司,已经成为企业领域的一大重要合作伙伴。该风投公司投资了Box、Asana、ClearStory和Okta等。 另外,安德里森是Facebook、eBay和惠普等公司的董事。
40、NetSuite首席执行官扎奇·尼尔森(Zach Nelson)
NetSuite在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的支持下,于1998年创建,此后又向云领域发展。尼尔森多数时间都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自从2002年以来),目前也成为软件即服务(SAAS)领域的领袖人物之一,特别是在中等规模的公司领域。
41、惠普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惠普目前正在努力摆脱困境,业界所有的人目光都盯向了惠特曼。至关重要的是,惠特曼正在努力完成这一目标。惠普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0多万名员工,而且该公司的技术几乎应用在全球所有大企业之中。
42、Arista网络的首席执行官贾斯瑞·乌拉尔(Jayshree Ullal)
几年之前,乌拉尔还在运营思科公司最重要业务部门之一的交换与安全业务,此后不久就执掌Arista公司大权。当初她在离开思科,转而成立自己 的网络创新企业时,曾让业界为之轰动,要知道她的公司就与思科直接竞争。Arista已经聘用了硅谷大量非常出名的网络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也乐意与乌拉尔 合作。
43、Palantir的彼得·蒂尔(Peter Thiel)
蒂尔是Palantir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他因联合资助PayPal和支持Facebook而更加出名,但他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大数 据新企业Palantir,该公司主要是分析政府和金融公司的数据,一度还被称为是针对恐怖分子的秘密武器。蒂尔在支持LinkedIn、Yammer和 IronPort等公司而在企业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44、Jive首席执行官托尼·任加勒(Tony Zingale)
当任加勒去年12月份突然带动Jive上市时,企业软件业务再度面临冷遇。但投资者如今仍然喜欢Jive,任加尔在此之前已经非常出名。此前他 曾创办了后来非常热门的Mercury Interactive企业公司,但该公司又在2006年以50亿美元的价格被惠普收购。
45、Fusion-IO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沃兹尼亚克是Fusion-IO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曾是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并因此而在科技领域保持永远的重要作用。沃兹尼亚克最新创建的企业就是要要解决数据中心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
46、Palo Alto网络公司的马克·麦克劳林(Mark McLaughlin)
麦克劳林是Palo Alto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Palo Alto网络公司刚刚上市,主要打造企业所需的防火墙安全设备。去年夏天,麦克劳林开始担任Palo Alto公司首席执行官。目前,整个业界都在密切关注麦克劳林。
47、惠普的雷·兰恩(Ray Lane)
雷·兰恩是惠普执行总裁,同时也是Kleiner合伙人,此前也曾在甲骨文工作过。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位企业科技领域非常强大的人物。
48、Juniper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
Juniper网络公司也是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约翰逊于2008年成为Juniper首席执行官,此前曾在微软工作很长时间。在微软期间,约翰逊主要负责Windows的销售团队,另外他还是星巴克的一位董事。
49、Huddle首席执行官阿莱斯特·米切尔(Alaister Mitchell)
Huddle是一家非常热门的创新企业,主要服务企业客户,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类似于微软SharePoint的更便宜、更简便的云服务方案。米切尔表示,他已经拒绝了多起并购要约,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让Huddle上市,这将为其打造一个热门企业提供强大力量。
50、红杉资本的合作伙伴吉姆·高兹(Jim Goetz)
高兹是一个企业风投人,曾在Appirio、Barracuda网络、Clearwell系统、eMeter、Flite、Jive软件、MetaSwitch、 Nimble Storage、Palo Alto网络Pocket Gems和Sencha等公司董事会担任董事。另外,他还支持了AdMob公司,但AdMob于2010年被谷歌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旗下。
文/搜狐IT

北京时间6月20日消息,据彭博社消息,《星期日时报》报道称,RIM会出售手机制造业务,或者出售公司股份。RIM已经聘请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银行(RBC Capital Markets)评估选择,它可能会出售手机部门,或者分拆为独立上市公司。
RIM还可能会出售总业务的一部分。《星期日时报》还称,RIM会将手机制造业务从信息网络分拆。
业务的潜在买家包括亚马逊、Facebook,另外,信息网络业务也可能被出售,或者向对手开放,如苹果、Google,这样做可以增加收入。
出售股份只是一种替代选择,它可以保持公司独立性,潜在投资者包括微软等。
文/搜狐IT

中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诺基亚公司最近开展的大规模重组中,欧洲的最后一座大型手机工厂也被迫关闭。早在今年2月份,这家位于芬兰萨罗的工厂就曾 传出裁员的消息。随后,诺基亚公司CEO史蒂芬·埃洛普前来视察之后,员工们以为自己的工作保住了。然而眼下,萨罗工厂的关闭将使850人失去工作,当地 政府也将损失90%的税收。
一位曾经在萨罗工厂效力15年零10个月的人员表示,近两年来,诺基亚的员工对坏消息早已不再陌生,不过还没到习以为常的地步。一直有人说诺基亚会彻底抛弃芬兰,但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还是让人有些意外。这位员工在今年早些时候的裁员中,接受了买断工龄的条件。
虽然无奈,但是当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诺基亚关闭工厂的决策并不认同。萨罗工厂的工会负责人安妮·马尔姆表示,这家工厂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经常被当做供诺基亚其他工厂学习的榜样。萨罗是诺基亚的起点,在其他工厂出问题时,萨罗曾经是他们的避风港。
萨罗市长安迪·兰塔克克表示,政府承诺会动用各种可行的手段帮助大家。当地知名人士也表示,政府不应该让芬兰的标志性科技企业,做出如此激进的决策,并建议政府和工会应当采取行动,对诺基亚施压。
巅 峰时期的诺基亚曾经为芬兰贡献了4%的GDP,并在这个原本以林业和金属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催生了一个供应商生态系统和大批科技创业公司。但业内分析 师测算,如今的诺基亚仅占芬兰GDP的1%。同时,诺基亚的困境还波及到芬兰的其他电子公司。当诺基亚转而通过廉价的亚洲供应商采购零部件时,当地一家电 子公司的业绩大受影响,最终于去年10月申请破产。
据了解,萨罗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芬兰全国8%的平均水平,达到11%。业内预计,在诺基亚的这一举动下,萨罗的失业率可能将达到20%左右。芬兰政府已经宣布加快推进相关的经济刺激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为研发企业提供3亿欧元的资本开支和减税优惠。
不 过,芬兰总理卡泰宁日前访问萨罗时,并没有给出太多承诺。他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大家的不满,但大家也不能忘记,诺基亚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 他认为,尽管诺基亚的股票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超过50%,但政府不应该购买诺基亚的股票,因为这并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重振旗鼓,埃洛普放弃诺基亚自家的塞班系统,转而主攻还没有获得市场认可的微软Windows Phone,但事实并不让埃洛普乐观。被诺基亚寄予厚望的新款Lumia系列手机,上市初期销量平平,出现缺陷,而且产品被指缺乏新意,一些欧洲移动运营商甚至不愿意主推这一系列的产品。
雪上加霜的是,微软日前发布的新一代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统无法在现有的Lumia手机上运行。同时,诺基亚的竞争对手在中国和印度等主力市场,推出了价格更低廉的触屏手机,诺基亚的低端手机也没能填补智能手机战略转型带来的成本。
眼 下,诺基亚已经失去全球手机市场老大的位置。今年一季度,诺基亚手机的营收和出货量加速下滑。其中,净营收额同比减少近三成,全球业绩也出现了连续四个季 度的亏损。倒闭、破产……诺基亚会走上百年巨头柯达的老路吗?在诺基亚CEO埃洛普看来,面对外界的变化和竞争,诺基亚正在努力寻求改变。
埃 洛普说,公司和公司之间很难作比较,他认为总有一个模式,公司很大很成功,他的业务能力和惯性,往往使其进入一个惯常的发展方向,很难迅速转向或者发现某 种当前的趋势。诺基亚之所以如此大胆、果断的做出一个转变,就是这个原因,公司必须克服以前做事情的惯性,因为周围的世界正在改变。
在进行 万人裁员、出售旗下奢侈手机品牌Vertu(威图)、管理团队大洗牌等一系列动作的同时,诺基亚宣布完成了对瑞士图像公司斯卡拉多的收购。诺基亚CEO埃 洛普表示,接下来的诺基亚"必须重塑生产模式,创新结构,保持信心。在新的架构下,诺基亚将重心调整到三条主线上:以Lumia为核心的智能手机产品线、 以地图为核心的地理位置服务平台和传统的低端功能手机业务。
对于目前市场上诺基亚“积重难返”、“前景黯淡”的悲观论调,诺基亚CEO埃洛普表示,度过眼下的困难时期就能够成功。
埃洛普说,诺基亚现在正处于转变阶段的最困难时期,但他很有信心。不仅可以说这是诺基亚的新战略,公司正在推出新的产品,消费者正在使用,并且效果很好。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成绩更能够证明我们战略的效果。
专家点评:诺基亚欧洲手机工厂关闭是必然
诺基亚芬兰的萨罗工厂关闭了,这家老店,既是诺基亚旗舰店,也是诞生之地。现在被关掉了的话,对于诺基亚来讲,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
中 国之声特约评论员张春蔚:外面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象征意义太强大了,但是仔细去看,这是诺基亚在欧洲目前还剩下最大的一家生产工厂了,既然是这么大一家工 厂,对于整个的营收对于整个报表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他还想能够有更好的调整,那这种关店实际上是一个必然。诺基亚高管去视察这加工厂的时候,当时的 员工都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来使用这加工厂,而忽略掉要关掉工厂的隐患。但另外一个方面诺基亚也是表示,亚太区是它的一个重点,它是绝对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所以更多意义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壮士断腕,先活下去然后再说后面的一些调整,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调整实际上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且他关闭在欧洲的这家工厂,也并不意味着诺基亚会退出欧洲,他的销售渠道继续在铺开。只不过他觉得在欧洲开这样一个工厂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人力各方面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诺基亚巅峰时期在芬兰贡献的GDP是4%,而现在可能仅仅占到了1%,它对芬兰的经济会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 春蔚:举个例子,四川长虹的彩电业务在巅峰时期对于整个绵阳经济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对于整个四川省的经济都带着一些影响。它的风吹草动 都会对当地的经济本省的经济带来很多的影响。但是随后我们会发现,当鸡蛋不再放在一个篮子的时候,地方经济其实是得到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现在再去绵阳,你 会发现那还有其他的品牌,还有很多其他的企业。所以我觉得预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倒不如说诺基亚也罢芬兰也罢都需要共同来做一个更好的应对,不要想着 如何捡到最后的一块钱。
埃洛普每一次在接受各种各样的质疑的时候总是给大家一个充满信心的回答,光明就在前头,黑夜马上马上就要过去,但是至少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一直没有看到哪怕是有一丝喜人的消息。现在诺基亚和微软合作,好像是靠死了微软。
张春蔚:两个词:一个是进退两难,一个是前途叵测。我之所以用这个两词,确确实实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试探,这个试探是不得已而 为之的。眼下苹果一枝独秀,再加上三星锐利的突击,都使得诺基亚曾经的荣光不易找回。同时在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在新产品领域确确实实又没有拿出一个更让 我们觉得信服的产品,所以他的这种自我救赎短期之内是看不到光明的。
其次,微软可能握有全世界最详实的用户数据,因为使用微软的人太多了。 由于他拥有的信息太多,他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用户,他只能基于自己已有的东西进行分析,而不是在全新缔造一个新的市场。两个同样伟大的企业联合在一起不容 易得到一个1+1>2的结果,眼下更应该想如何找到更新的产品,而不是说彼此联合起来。

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微软日前在美国旧金山正式发布了全新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以下简称WP8)。微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WP8较WP7.5有了长足的提高;坏消息是之前所有的WP7.5手机无法升级到WP8。
据 报道,由于WP7.5采用的Windows CE内核和此次微软全新发布的WP8所采用的Win 8内核不同,因此WP7.5的用户将无法升级至WP8。微软为那些WP7.5用户推出了Windows Phone 7.8系统。7.8拥有WP8全新的动态磁铁界面,但诸多WP8的新功能无法使用。
数百万至数千万早期用户被弃
自 微软2010年10月再次发力移动市场以来,微软Windows Phone手机的总销量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迷,业内人士玛丽·乔·弗利(Mary Jo Foley)在今年4月称Windows Phone总销量仅为350万部,而同期WMPowerUser网站则称,微软已经售出了1100万部Windows Phone手机。
但 无论是350万部还是1100万部,这些早期用户都算得上微软的忠实用户和先行者,因为任何一个新系统出现,初期都将伴随着应用过少,系统不稳定等问题。 但昨日的发布会上,微软明确放弃了这部分敢于尝鲜的用户,尽管有WP7.8的补偿,但全球各大智能手机论坛及推特上,抗议的声音都不绝于耳。
作为微软的最大对手,苹果一直为iPhone1代提供支持到iOS 3.13版本,时间跨度为3年。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的数据显示,上一季度微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所占份额仅为2%;与此相比,谷歌Android手机市场份额为56%,苹果为23%。
诺基亚等支持者手机销量或受影响
微软WP系统阵营的手机厂商此次受到的伤害并不比用户来的少,相对横跨安卓和WP两大系统的HTC和中兴,只推出Windows Phone的诺基亚手机销量将受极大影响,这给本就风雨飘摇的诺基亚带来了更大危机。
以目前诺基亚最高端的机型Lumia 900为例,这款手机于今年4月在美国正式上市,曾在美国市场引发热销,AT&T曾宣布该手机销量仅次于iPhone名列第二位,百思买和亚马逊都曾宣布该款手机脱销。但现在,这款诺基亚最强手机却成了WP8的牺牲品,值得注意的是,该款手机直到本月才刚刚登陆中国市场。
诺基亚已感觉到WP8推出对其Lumia手机的销售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该公司周三下午在其官方推特帐户上表示:“我们将为Lumia 900手机引入WP8不与新硬件相捆绑的元素。”
据 悉,2010年9月,微软前任高层埃洛普入主诺基亚担任CEO,此后作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塞班操作系统,转而采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许多人士认为,埃洛普这一决策是个错误。自从埃洛普上任之后,诺基亚已经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市值。就在最近,埃洛普还宣布今明两年裁员 一万人。曾有评价称,埃洛普疑似微软卧底。
文/腾讯科技

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华为高层日前表示,将会推出基于Windows8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此外,今年华为将投入两亿美元,宣传华为品牌。华为终端业务的首席营销官Shao Yang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了上述信息。在此之前,华为已宣布将会推出基于Windows Phone8的智能手机。
这位高层谈到广告宣传时表示,“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接近消费者,理解消费者,这是我们所缺乏的。”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率被削平,为了提高利润,华为正计划进入中高端手机市场。上述高层表示,2012年,今年华为手机的平均售价将比去年翻一番。
据报道,2012年,华为计划在全球销售5000万到6000万部手机,几乎是两年前的两倍。
文/搜狐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