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棒棒哒纯文字二次元技术社区

正文

[i=s] 本帖最后由 balanlann

作者:balanlannie
[i=s] 本帖最后由 balanlannie 于 2016-4-30 04:05 编辑 4.29 关键词:家长里短,猫/狗/妈。 “我的手机停机了,等五一换了移动号再告诉你。”QQ上妈妈发来消息。“咱家的猫又中毒死了,是那天晚上吃的那两个麻雀,还认为它长了本事了,”在我还没查看提醒的时候,她继续发着,“你爸说狗好像想猫这两天,它也焉了,总望着墙头和房上,好像在找猫的影子。” 我看着屏幕上这个事实和这种叙述,大脑自动选择了浅尝辄止,不去触发联想和回忆,也不细究自己的心情。 “哈哈哈,”我打字回,“活着老撵人家死了倒又想了。” “是啊,你爸说狗放开了直接就跑到南屋去了,因猫是在那断的气,狗狗好像听懂了猫的痛苦的慘叫。”七分钟后,她继续了这个话题。 我沉默了三分钟,只回了一张“乖”的表情。 去年我家的猫死了,吃了毒老鼠。还有某年前,某某年前…… 在我家,猫是没有名字的,猫的名字就叫“猫”。农村许多家庭也是如此。狗一般有名字,在我的记忆里,我家是“黑儿”和“虎儿”轮着用。并非厚此薄彼,很大程度上我想是因为平均寿命。狗一般是拴在院子里看门,除了跑丢被人捉去吃肉,一般可以寿终正寝或是病逝;而猫却有自由出入的权利,性格又爱尝鲜换口味,于是往往一连几天饭点都没回家,我们就知道它死了。 那些最后都没能回来的,至少还有幻想的空间,过了许多天听说某邻居家发现了尸体,心里还可以遗憾地叹一声“果然”。 小时候有只非常懂人的黑白花,我喜欢捉了它来放在被窝里,团成一团喜滋滋地暖脚。早晨它自己从被窝底上挖个洞出来,出门之前也会顺便叫我起床。肩背上感觉到规律的按压,一睁眼就看到它在隆起的被窝顶上居高临下地对着我,脚下轮换着爪子原地踏步,空气中只有软软的肉垫敲在软软的棉被上,那一下一下的闷声。有时是在朦胧中渐渐听到耳边温柔的叫声,它尾巴收在身体一侧坐在床头,双手撑在前面,是最优雅的坐法。或许那天我触觉迟钝了,转而尝试听觉唤醒了吧。不知道让我从沉睡到惺忪花了它多久,有没有耽误它晨练呢? 这是我童年感情最深的一只猫,也是在我家“猫”的职位上任期最久的一位。 距离它突然失踪怎么也找不到,达到了默认死亡的“几天”的时候,电视上正播着《还珠格格》。晚上的黄金档,林心如在恳切地念着台词,它撞开外间屋的纱门,从黑夜和风雨中回来。多年后学到一句“风雪夜归人”,我总会浮现这个情景。它身上湿漉漉的有点落魄,而我在失而复得的心情里四顾抬头,瞪着屏幕往回眨眼泪。 最后还是死了,尸体在隔壁粮仓的玉米堆里。我记恨了邻居家好久,不愿意想象它被关在里面活活饿死。现在却忽然想到,它那么冰雪聪明,还有那次不知经历了什么都能逃回来,或许比这种可能性更大的,是传说中猫在将死之时躲避主人的习性。 猫是有灵性的动物,她又本来就尽职尽责,灭鼠工作做得一丝不苟,不挑食不偷吃,讲卫生,温顺不翻脸……做了母亲之后更是谨慎成熟——幼崽小的时候是要由母猫自己带的,而且这时母猫的保护意识会格外的强,刚生不久就会把小猫叼走藏起来养了。主人们虽然好奇但不会干涉,只是尽量给些好点的食物,对小偷小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在饭桌上交流新发现到的它们的八卦趣闻。 她在杂物间找了一个有干草和破布的小瓮来安置小猫。我妈有次偶然翻东西看到了,吃饭时笑着跟我们说“还真是会找地方”,结果之后又叹着气告诉我们,看到母猫叼着小猫找新的地方去了。 “真是,就那多好,还非得叼着小猫折腾!”想是母猫以为自己找的不是地方碍着人了,我妈语气中带着“并没有怪你呀!”的无奈。也不能排除是人家讨厌被人类看,她又露出了“那还真是不巧”的遗憾神色。 它就是这样一只猫。就像是人类世界和作品中一些可敬又可爱的人物:既是名出色的职业者,又是位伟大的母亲,还是个迷人的女性。所以对于它的死,正如前面所说的那种幻想的空间,我在其中幻想着,想她是在“作为一位猫的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贯彻了她的美学,为自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离开,而不是在困窘和绝望中殒命的。 之后的猫年纪相对都小,时代也不同了,现在实行宠溺,最近的两只更是长于撒娇,甚至时常傲娇。 中毒后不断地高声哀鸣,抽搐挣扎,我妈去诊所买了注射的药,一边一声声叫着“猫儿”把它从床底下哄过来,掂量着药量打进去,试着用抚摸和低唤缓解它的痛苦。在我看来这做法收效颇微,而且不禁怀疑其治疗的科学性。但乡下没有宠物医院这种东西——毕竟没有人会为宠物花太多钱——确切地说,因为是没有“宠物”的。即使我对母亲此刻的深情生出若有若无的嘲讽,扪心自问却也对自己的权衡心知肚明。 穷人跟有钱人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有时候,命和心情,不比钱值钱。患绝症的老人会一定程度上放弃治疗,甚至自杀,而人们会默契而不着痕迹地对此讳莫如深,或许也多少因此,这里的生老病死更直白,悲痛的眼泪也真实。慢慢之长大后渐渐懂得,这不是残酷,而是豁达,是在一切都有限之下的“节”哀。所以每到猫狗死的时候,我都不会守在旁边。因为会心疼,却爱莫能助。 妈妈喜欢猫。有时候心情不好嘴上会说难听的话,但每天想着喂食的还是她。所以猫会原谅她,会迎接她,会在病痛的时候依赖她。 ——却也在临终前流眼泪和难过给她。这点我不喜欢。 我也喜欢猫,却吝啬,只是亲昵把玩,或是观察欣赏,程度不深,也不敢深。所以长大以后,我那个小伙伴们羡慕的特殊被动技能,“就算是陌生的猫咪也愿意亲近”,也渐渐消失了。 “沒办法还是没有救活,等几天再要个小猫回来只好。”也许是察觉到我不大喜欢这个话题,母亲云淡风轻地开始收尾了。 “该提高兽医技术了。”我回了一句,莫名强调了“兽医”。 “没的救的,这是每个猫的宿命。” 我突然像触到了禁忌般,如坐针毡。 发了个没意义的(甚至可能不合时宜的)“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那只像素猫踏步的动图,“既然是宿命就不用难过。” 紧接着借口和室友看《欢乐颂》,“顺便”推荐一句,匆匆下线了。 (虽然为没能用心安慰而愧疚。但我想或许也没有更好的方法能让人不难过。果然还是节哀。。)

回复

0%
闽ICP备2022013136号闽公网安备35092202000188号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喵宅苑 静态版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日常
魂研社
Nothentai
0xffff
欲望之花
泽泽社长